第282章 細雨無聲(第1/2頁)
章節報錯
驛館再一次人頭湧動,冠蓋雲集。
所有人都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劉宗周為什麼如此決絕,連皇帝的面子都不給?
劉宗周誰也不見。
乾清宮。
崇禎臉色鐵青。
王承恩將傳旨的經過,詳細的講述了一遍。
聽完之後,崇禎沉默很久,陰沉著臉:“劉宗周的性子越發執拗了……”
“陛下,劉宗周膽大包天,如不治罪……”王承恩皺眉。
崇禎抬手,制止他往下說。
王承恩低頭不說了。
“就隨他去吧,”崇禎長長嘆息:“朕是庸碌之主,用不起他。就是便宜了太子……”
信王府。
聽到劉宗周婉拒出任太子少師,還提出致仕,朱慈烺懸在心口的大石頭,終於是落地。
作為明朝最後一批大儒代表人物,劉宗周的核心思想就是“慎獨”二字。
慎獨就是謹慎獨立,潔身自好,保持獨立人格,不攀附權貴。
對於官位,劉宗周從來就不熱衷,脾氣又執拗,聽不得難聽話,稍不如意就掛冠回家。這也是他六起六落的重要原因。
像劉宗周這樣的大儒,在民間受到的尊崇,遠比朝堂上高的多。
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朱慈烺才會進行今天的計策。
如果是那種熱衷功名,或者是性情堅韌之人,朱慈烺今天的計策很難成功,說不定還會有反效果。
劉宗周一言既出就駟馬難追,既然婉拒,就肯定不會再擔任太子少師了。
就算崇禎再下旨意,他也不會答應。
這一點,崇禎遠比朱慈烺更明白,所以他沒有再下旨。
至於劉宗周裝病欺君,崇禎也不打算追究。
劉宗周是一代大儒,人文翹楚,崇禎從心裡面是尊敬他的,不然也不會一次一次的起用他,只不過劉宗周的愎拗偏迂實在讓人無法忍受,或者說無法在國策裡面施行,但凡劉宗周稍有一點濟世之才,崇禎都會大用重用他。
朱慈烺坐在書桌後,心情輕鬆。
除了劉宗周之事,他剛剛得到了另一個好訊息。
兵部職方司郎中馬紹愉,塔山副總兵佟瀚邦護送杏山塔山兩地的兩萬軍民,加上沿途收攏的百姓,一共六萬餘人,已經安全抵達山海關。歷史上這六萬人無聲無息的消失在了遼東的冰天雪地之中,這一世他們安然歸來,朱慈烺很欣慰。
山海關到北京還有六百里的路途,以一天六十里算,還需要十天才能到達北京。
不過這六萬百姓的生計,朱慈烺現在就要開始謀劃了。
……
下午,黃宗羲,侯方域和方士亮求見劉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