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指桑罵槐(第2/2頁)
章節報錯
吳昌時不動聲色的看著,心中卻不由不佩服首輔大人的神機妙算。
滿朝文武,整個吏部都沒有人願意當這個壞人,也就鄭三俊有這個膽量了。
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鄭三俊卻是老驥伏櫪不畏儲。
駁了詹事府的行文,鄭三俊意猶未盡,想了一想,決定寫一份勸誡皇太子的奏疏……
朱慈烺並不知道自己成了老尚書的勸誡物件,整個上午他都在校場操兵,因為有老兵鬧事和崇禎帝的責問,朱慈烺特別留意李國禎和吳襄兩人的神情。
一切如常,看不出有什麼異樣。
朱慈烺不想懷疑他們,只希望他們真的什麼也沒有做。
“頭要正,頸要直,口要閉!”
上午是軍姿和佇列操練的時間,中心校場上,三十個方陣一動不動,督練官拎著皮鞭,一邊巡視,一邊重複站軍姿的動作要領,但有不標準或者亂動者,一皮鞭就抽過去,無論對方是百戶還是普通的小兵。
中午吃飯時,朱慈烺知道了宋應升的任命被吏部駁回的訊息,微微皺眉,心說鄭老頭這是幹什麼呀?新官上任三把火嗎?原本想要把宋應升調到京師,配合宋應星的工作,給宋應星減負,現在看來這一條路是走不通了。
“殿下,吏部這麼做,怕是有深意啊。”田守信小聲道。
朱慈烺不說話,身為皇太子,太明的儲君,調一個六品的小官居然被吏部打了回票,說來實在沒有面子,不過朱慈烺並不怒,因為吏部並不是無理駁回,詹事府的人員確實是有點多了。詹事府有品級的官員從正三品的詹事到從九品的正字,一共有六十餘人,算上翰林院在詹事府掛名之人,一共有兩百官,只從人數講,不比任何一個六部衙門少,只不過其中真正在詹事府任事的人卻極少,而有的人,明明在詹事府任職,卻也不肯為朱慈烺出力。
就如王鐸。
王鐸是詹事府之首,正三品的詹事,但一直稱病不出。
當然了,也正是因為他的稱病,朱慈烺才可以沒有掣肘的使用詹事府的官員。
詹事府編制已滿,吏部用這個理由駁回,光明正大,他還真不好說什麼,只能啞巴吃黃連。
鄭三俊新官上任,以後想要透過吏部徵調人才,好像已經是不可能了。
朱慈烺有點鬱悶,但也沒有太在意沒了吏部,他還有兵部,倒不擔心因此調不到人才。
京營操練手冊規定,每日午飯後有一個時辰的休息時間,以緩解士兵們上午操練的勞累,每日午後,都能聽到校場上的如雷鼾聲。平常朱慈烺都會趁此時間小憩一會,但今日卻有點心事不寧,他翻看最近的河南軍報,又把河南地圖攤開來,斟酌思索著中原危局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