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朱慈烺以前不瞭解,自從撫軍京營,他算是徹底明白了。

怪不得明末之時,滿朝文武包括崇禎帝在內,明知江山危急,卻也沒有辦法大舉徵兵呢,原因就是因為養兵實在是太貴了,京營三萬將士,每日吃喝就超過一千兩銀子,還不算士兵們的軍餉,夏冬兩季的軍裝,刀槍器械和火槍盔甲的開銷。

但兵再貴也得養。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嘛。

朱慈烺想著,下午得再去找父皇哭窮了。

新兵有四項考核內容,第一項是長跑;第二項是舉石鎖;第三是相互格鬥;第四是比站姿。四項之中只要透過兩項就可以進入京營,成為京營兵,領一月三兩的軍餉。如果四項都透過,可直接當“隊長”,統領十二個人,領三兩五錢的軍餉了。

這個時代的明軍,月餉大概都在二兩左右,最低的衛所兵甚至只有一兩,而且還經常拖欠,最高的遼東兵也不超過三兩銀子,配合管飽吃,有雞蛋,十天見葷,京營兵的待遇是相當高的,也怪不得有這麼多小夥兒來應徵。

而除了這基本的四項,另外還有七到八種加考專案,比如騎射,兵法,火器,軍陣,以一當十等,視其成績,授予相應的軍職這不是為普通士兵,而是為像張名振這樣的人所準備的。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除了精兵,朱慈烺更希望能吸納到一些將才。

“咚咚咚……”鼓聲響起。

進入軍營的新兵先進行五公里的長跑,軍營之中有個小校場,一圈三里地,跑三圈正好是十里。

這個時代很少有人練習長跑,即使是習武之人對於長跑也不怎麼在行,第一圈三里地還好,大部分人都還能跟上節奏跑起來,但等到第二圈,特別是第三圈最後一個三里地的時候,差距立刻就顯現了出來。跑得快已經到了終點,慢的人連一半都還沒有跑完呢。

最後結果:一萬多個精壯的小夥子,只有兩千多人在三十分鐘之內跑完了全程,剩下七千多人都沒有達標。

稍事休息一下,接著是第二項的舉石鎖。

這一項不達標的人更多,只有一千多人過了標準線天災不斷,生活困難,連飯都吃不飽,哪有力氣練石鎖?

兩項考核都沒有透過之人,直接被淘汰,一萬多人只剩下三千人不到了。而留下來的小夥兒都得到了兩個白麵饅頭和一碗水的賞賜。

接著是第三項的相互格鬥。

格鬥規則很簡單,體型相差不多的二人一組捉對廝殺,空拳對空拳,誰能把對方打倒,誰就過關。

比起前兩項,這一項的比試最為激烈,幾乎到了以命相搏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