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寧遠山海(第1/2頁)
章節報錯
和陳新甲不同,吳甡可是東林中人,如今在朝的東林人中,屬蔣德璟和吳甡官職最高,隱隱是東林領袖,攻擊別人也就算了,攻擊自家的領袖,顯然不是東林人願意做的。即使在前幾天的早朝上,吳甡贊同朱慈烺的追逮三策,東林人心裡很憤怒,但表面上卻也沒人攻擊吳甡。
何況今日的早朝,戰鬥力強大的給事中和御史們都已經不在了,只剩下這些散在六部中的清流,加上內閣一直在維護兵部,聰明的朝臣早已經測到了風向,因此沒有人站出來附和這三人。
只有王宏祚三人很是堅持,看他們的義憤樣子非是扳倒陳新甲不可。大學士謝升站出來厲聲呵斥,要三人退下,但三人卻越發的堅持,大有今天不懲治陳新甲,我等就要撞死在階前的架勢!
朱慈烺站起來,下到殿中,對著龍座上的崇禎拱手:“兒臣有本。”
殿中目光齊刷刷看向朱慈烺。
沉默了兩日,皇太子終於又要說話了。
龍座上,崇禎面無表情的點頭。
“兒臣以為,杏山塔山已然不可守,也沒有再堅守的意義,繼續堅守兩地,不過是將兩地的忠勇將士送入死地而已,於遼東大局毫無益處,儲存遼東的民力軍力才是上上之策。杏山塔山兩地的軍民將近三萬人,撤到關內來,不但救了他們的性命,也為朝廷留下了日後反擊遼東的一支力量,正所謂: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因此兒臣以為,從杏山塔山撤軍,鞏固寧遠和山海關的防守,不被建虜一一擊破,實乃明智之選。”
朱慈烺表情堅定,聲音清楚。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
吳甡默唸了一遍朱慈烺剛才所說的一句名言。
不止吳甡,殿堂中所有人也都在品味著這十六個字,
這十六個字不是朱慈烺的原創,而是前世裡某部電影裡的臺詞,朱慈烺覺得很有道理,都拿出來用了。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老臣附議。”首輔周延儒站了出來。
次輔陳演,謝升和魏照乘也都站出來附議。
除了少部分頑固的清流,梗著脖子站在原地不動之外,大部分朝臣都出列附議。
大勢如此,王宏祚三人再無法堅持,王宏祚孤臣烈子般的哭嚎了兩嗓子,控訴了一下兵部的罪行,終於是退下了。
龍座上。
崇禎暗暗鬆了一口氣,本來他心裡很忐忑的,不過隨著早朝的進行,尤其是清流的攻擊並沒有他想象中那麼猛烈的時候,他心情漸漸冷靜下來,而朱慈烺的奏言和內閣的附議,則是讓他徹底放鬆。
“杏山塔山撤軍,乃不得已而為之,陳新甲有功無過,此事到此為止,不得再議了。”最後,崇禎做出聖裁。
清流們再是不滿,也不敢抗旨。
接下來討論的就是遼西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