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親征之策(第1/2頁)
章節報錯
“開封為中原重鎮,南北咽喉,開封不守無河南,河南不保是無中原,中原不保則河北之咽喉斷,而天下就危矣,因此堅守開封至關重要,陝西可以棄,但開封絕不可棄!”吳甡聲音決然。
在吳牲心中,開封一城的份量勝過陝西一省,陝西就是偏遠的西北,就算失去了也不礙大明的根本,但失了開封,不但中原不保,山西河北連同京畿就危險了。
所以開封必須守,五月的朱仙鎮之戰必須勝。
歷史上,明軍在朱仙鎮並非沒有勝機,但督師丁啟睿和保定總督楊文嶽統御無方,各部總兵畏敵不前,最終導致朱仙鎮大敗。這一世要想改變,丁啟睿和楊文嶽肯定是不能用的,所以朱慈烺謀劃著要親自領兵。有了國政四策和撫軍京營的前例,身為太子的朱慈烺親到前線,也並非不可能。
和吳牲的談話堅定了朱慈烺的決心。
朱仙鎮之戰,他一定要親往。
“先生以為,跋扈如左良玉者,朝中有誰可以節制?”朱慈烺問。
吳牲皺眉:“滿朝文武,也就侯恂了,但侯恂現在詔獄中……”
“侯恂沒用的,左良玉不會聽侯恂的。”
“那就……”吳甡搖頭,忽然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目光驚異的看著朱慈烺:“殿下,你該不是想要……”
“是的。”
朱慈烺點頭,臉色堅毅:“如果流賊再圍開封,我必向父皇請命,親自督軍前往開封。”
“殿下不可!”
吳甡著急的跳了起來:“兵兇戰危,殿下乃我皇明儲君,豈可輕易犯險?”
果然,連吳甡都反對,更不用說朝中的那些頑固了。
“我意已決,先生你不必勸說,滿朝文武,除我之外,再無人能節制左良玉。來日在朝堂之上,還望先生多多支援。”朱慈烺表情堅定,聲音鏗鏘有力,透著濃濃自信。
吳甡從朱慈烺眼中不但看到了自信,也看到了狂熱,連帶著自己身上的血液也沸騰起來。他站起來,深深一禮,顫聲道:“既如此,臣必當相隨!”
“此事要成,並不容易,不知先生有什麼建議?”朱慈烺問。
吳甡略一思索:“倒也不難,開封如果危急,可請一人上書請皇上御駕親征,朝臣必然反對,到時臣提出折中,請殿下代天出征……”
朱慈烺笑了:“先生妙計。東林人對我有所誤會,還望侍郎跟他們多多解釋。”未來在朝堂上反對朱慈烺領軍的,一定還是以東林人為主,因此朱慈烺要提前打預防針,希望吳牲能為他化解一些。
“臣必竭盡全力!”
不知不覺已經和吳牲談了一個多小時,和吳牲分手時,朱慈烺心情愉快,吳牲的見識比他想象的還要好,給了他很多的啟發,以吳甡之才絕對可以做“股肱之臣”。
歷史上每一個成大事的人都少不了智謀之士的相助,即便朱慈烺知道歷史的最終走向,也知道即將要發生的某些事情,但如何掌握每個事件的承替,並做出有效的補救和反擊,扔需要有智謀之士為他策劃,不然他仍舊無法改變天下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