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老謀深算(第1/2頁)
章節報錯
京營是拱衛京師的精銳之軍,軍法杖四十在軍中經常出現,但多用於平民子弟,像蔣旭這樣的勳貴子弟,擁有天然的豁免權,京營歷任主官都對勳貴子弟留有三分情面,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勳貴。
但不想,事情忽然就變了,皇太子居然撫軍京營了,如果說昨日對陽武侯薛濂的懲罰,很多勳貴還認為是陽武侯衝撞了皇太子,只是一個意外,那今日定西侯蔣秉忠的次子蔣旭還有李太后和劉太妃的孃家親戚都被杖責,勳貴們在京營中的子弟紛紛辭職回家,幾個侵佔京營軍田的勳貴,都收到京營的來函,限他們三日之內將所佔軍田清退出來。
這一系列的動作,讓勳貴們隱隱不安。
皇太子這是幹什麼?是針對勳貴嗎?
上一次京營這麼折騰的時候還是崇禎元年,當時的兵部右侍郎李邦華整頓京營,將勳貴們得罪了一個遍,後來趁著永定門之戰中京營的一次失誤,勳貴們對李邦華群起攻擊,逼得崇禎不得不把李邦華罷官免職。
十幾年過去了,太子爺重走上了李邦華的老路。
勳貴們當年能攻擊李邦華,今日卻不敢攻擊朱慈烺。
朱慈烺是皇太子,未來的皇帝,惹了朱慈烺不高興,等朱慈烺登基成了皇帝,攻擊他的勳貴都得倒黴。
但這並不表示勳貴們要忍氣吞聲,
藉著探望蔣旭的藉口,勳貴們聚在了定西侯府,相互打探訊息並商量對策。
但令他們沮喪的是,勳貴中最有影響力的幾家都沒有派人來。
成國公朱純臣和定國公徐允禎被皇上“罰俸三年,閉門思過”,英國公府沒人出現,而一向最喜歡湊熱鬧、攪動三寸不爛之舌的小襄城伯李國禎也沒有出現。
大家期待的不是李國禎,而是他爹李守錡,人人都想知道,老謀深算的襄城伯面對當下局面,有什麼看法呢?
“散了吧……”
肥胖如豬的應城伯孫廷勳實在是支援不住了,第一個離開。
很快的,勳貴們就散的乾乾淨淨。
襄城伯府。
李國禎正向老爸李守錡彙報定西侯府的情況。
“親自到場的有興安伯徐治安,應城伯孫廷勳,新寧伯譚弘業……”
李守錡鬚髮皆白,面容乾瘦,此時正坐靠在床榻上閉目養神,聽了李國禎的彙報,緩緩睜開眼睛:“不用這麼詳細,你就告訴我,誰家沒有派人去?”
“除了三位國公外,還有恭順侯吳惟英、新樂侯劉文炳、新城侯王國興、宣武伯衛時春,惠安伯張慶臻,彰武伯楊崇猷……”
李守錡靜靜的聽著,這些沒有派人到定西侯府問候的,基本都是傳承不到百年的勳貴,像新樂侯劉文炳和新城侯王國興,甚至是在崇禎朝剛剛冊封的,和他們這些已經冊封了三百年的勳貴,天生就有隔閡,因此他們沒有派人,倒也不奇怪。
李國禎唸完了名單,躬身等待父親的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