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王府位在皇宮對面的十王府大街,也就是前世的王府井,紅牆黃瓦,佔地廣闊,因為久不居住,府門上的匾額被人用黃綢包了起來,王府大門前,是二畝空地,全由二尺見方的青石鋪就。按照大明朝的祖制,藩王可以有三隊護衛,每隊三千人。這塊空地就是用來給藩王衛隊整理佇列,擺開儀仗的。

朱慈烺不是藩王,是東宮,照理說,他也應該有衛隊,只不過大明朝歷來的太子都居住在皇宮裡,安全都是錦衣衛和內四衛負責,因此,單獨的東宮衛隊自大明朝首任朱標之後,再沒有設定過。

此時府門前已經打掃的乾乾淨淨,府門上也掛起了紅燈。

以王鐸吳偉業為首的東宮官員正在門前等候。

朱慈烺出宮居住的事情雖然昨晚就定下來了,今天一早內監杜勳就帶了大批的太監宮女進駐信王府,從工部要了工匠,開始大規模的整修,但王鐸吳偉業他們得到訊息,已經是下午時候了。東宮出宮居住那可是大事,身為少詹事和左庶子,王鐸和吳偉業不敢怠慢,聽到訊息的第一刻就急忙帶了詹事府所有隸屬東宮的官員趕到信王府。

但他們足足等了一個下午,直到天色漸黑,才見到了朱慈烺的身影。

除了東宮官員,杜勳帶著幾個小太監也在門前等候。

朱慈烺在府門前下馬,仰頭看一眼府門,心裡笑:“我也有自己的家了……”

王鐸和吳偉業上前拜見。

雖然過了一天,但兩人眼睛裡還是有些尷尬,朱慈烺不跟他們計較,只要他們以後不煩自己就可以了,和他們客氣了幾句,把他們都打發走。王鐸很識趣,吳偉業卻嚷嚷著明天早朝後要再次拜見殿下,為殿下重開早課,朱慈烺假裝沒聽見。

打發了王鐸和吳偉業,杜勳一臉是笑的迎上來,先一跪,再站起來回稟:“殿下,奴婢今日忙乎了一天,終於把後殿的寢宮收拾妥當了,前殿偏殿和府門,再有半個月,也可以修繕一新。”

朱慈烺心裡冷笑,臉上卻不動聲色,淡淡道:“嗯,做的不錯。”

得了誇獎,杜勳大喜,笑的眼睛都沒了。

朱慈烺命人開了中門,率領眾人魚貫而入。

第一次進入王府,而且是崇禎登基前的信王府,朱慈烺頗為好奇,眼中所見

都是古代宮殿式建築,雖比不上皇宮,卻也頗為雄奇,就是因為年久失修,很多地方都顯露出了破敗之象。

崇禎與其兄天啟帝的感情極好,十王府街雖然修建了十座王府,供未成年的藩王居住,但最多時候也只住過六位藩王,其中只信王府就佔地一百八十畝,相當於十王府總面積的五分之一,修建費用更是其他王府的五倍有餘,即便如此,天啟都覺得對弟弟不住,日常賞賜不斷。

信王府嚴格依照明朝藩王王府規格而修建,一共有四門,面對皇宮為端禮門,其他三位各有名稱和出入,中為主殿,後殿為寢宮,最後是御苑。左右各有三偏殿、四堂、六亭,加上臺、閣、軒、室、所等更是不計其數,規模宏大。

杜勳在前引路,朱慈烺一路走一路觀,心想一座王府就如此宏大,天下藩王那麼多,光是王府修建的費用,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啊!

後殿裡已經燒起炭火,將殿內烘得溫暖如春,四個小宮女跪在殿門前等候。

到這裡,杜勳原本就應該退下了。

因為田守信才是東宮的典璽太監,照規制,只他有資格隨時隨地待在朱慈烺身邊,杜勳雖然是宮中的老太監,不論年紀還是資格都比田守信老,但他沒有名分,只是一個“管事太監”,修繕王府可以,但卻沒有資格在朱慈烺身邊伺候。

杜勳不知道是忘記了,還是假裝不知,他滿臉是笑的一直跟在朱慈烺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