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逮賦者,又是憤怒又是惶恐。

……

厘金稅一出,運河上的大商人們都是惶惶不安,紛紛找官員說情,看能不能緩徵或者免徵?但所有官員都是搖頭,厘金稅是太子爺提議設定的新稅,沒有人能擋住的。商人們轉而求其次,想著自家的商船是不是能減免?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大明朝從法律到制度,從來沒有一項能嚴格執行,在商人們看來,這一次厘金稅的開徵,一定也是如此。

聽到鹽政改革的訊息,揚州的鹽商和鹽幫都是憂心忡忡,雖然鹽政改革並沒有全面取消鹽商和鹽店的專賣,但精明的鹽商已經感覺到了危機的臨近,他們聚集在一起,徹夜商量,想著怎麼才能使朝廷改變主意?

……

從南到北,整個京師到處都是歡呼之聲,朱慈烺的心情也忍不住有點激動,大明的百姓真沒有什麼太高太遙遠的奢望,只求一個溫飽,就足以讓天下太平。然溫飽兩字又何其難?

每一個王朝,隨著初期的穩定和中期的繁榮,人口都會逐漸增加,然不能產出更多糧食,不提高生產力,產不出更多的布匹,當人口數達到一個臨界點,加上有天災人禍時,天下就會大亂。

如果挺過去了,王朝就又會有百年的榮景,如清朝的同治中興,太平天國的一番屍山血海,反倒是給清朝續了命。一旦挺不過去,那就是人頭滾滾,屍橫遍野,一切推倒重來。前朝的既得利益者,被殺的乾乾淨淨,人口也在這過程中大量消耗,糧食布匹和人口,重新達到了一個供需的平衡點,加上新生政權的官員沒有前朝官員的暮氣,國家也沒有那麼多的勳貴後代需要供養。於是一個輕鬆上陣新王朝又開始繁榮,然後又開始了下一次的輪迴。

朱慈烺現在所要做的,不止是整經備武,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更重要的是提高生產力,增加糧食和布匹的產量,使天下百姓都能溫飽,從而避免這種歷史悲劇的輪迴。

宋應星,算算日子,再過五六天,應該就可以進京了吧?

……

兵器廠。

朱慈烺來到火器廠時,掌廠太監齊寧已經在門外恭候很久了,朱慈烺的馬隊一在視線裡出現,他就帶著手下的兩個小太監和廠裡的幾個管事者跪在地上了。

“奴婢叩見太子殿下。”

“臣等叩見太子殿下。”

“都起來吧。”朱慈烺翻身下馬。

跟想象中差不多,火器廠佔地廣闊,門口有京營兵守衛,門禁還算森嚴,進到院子裡,首先看到的就是堆砌的煤山,耳朵裡聽到的則是各個匠鋪裡傳來的叮叮噹噹的打鐵聲。

“叫工匠們不要跪,該幹什麼就幹什麼。”有了鎮虜廠的前車之鑑,這一次朱慈烺一進門就命令齊寧。

“嗯?”齊寧呆愣在原地。

“傻站著幹什麼?還不快去傳令?”

褚憲章臉色一沉。

“是,是!”齊寧趕緊去傳令。

只見他提著袍子,沿著匠鋪一溜小跑,尖聲喊:“太子爺有令,工匠們都不要跪,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嗓音尖銳,越發顯出他的驚慌。

朱慈烺忍不住笑了。

褚憲章額頭瞬間就冒出冷汗:這個齊寧,今天怕是要給我惹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