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欽天之監(第2/2頁)
章節報錯
魏藻德愣了一下,這區區小事,一個工部主事就可以做了,何勞他堂堂的工部尚書?但朱慈烺明令已下,他也不敢有所違抗,只說一句:“臣告退……”轉身離開。
魏藻德一走,工部右侍郎宋玫還有其他工部官員嘩啦啦也都跟著走了,現場只留下鎮虜廠不多的幾個官員。
望著魏藻德的背影,朱慈烺心中冷笑:不管你這老賊打的什麼主意,都不能阻擋我,同時我也要搞明白,你究竟在這中間扮演了什麼角色?
對魏藻德的惡印象,都是史書灌輸給朱慈烺的,具體這個人到底如何,平常有什麼喜好?又跟什麼人來往最多?他一點都不知道。
看來必須瞭解一下了。
工部主管修建,不管造火炮造火槍還是造盔甲,最後都繞不開工部,沒有工部尚書的配合,朱慈烺整經備武,練就強軍的目標,就不可能順利達成。
還有欽天監監事馮知遠。
雖然欽天監只是一個小官,但因為掌握了天象天機的話語權,但朝堂中卻有巨大的影響力。
公元1449年,瓦剌貴族也先率軍寇邊,執掌司禮監的大太監王振慫恿明英宗率領50萬大軍御駕親征,但是朝中絕大多數大臣都認為英宗應該駐駕京師,另遣大將出徵即可。
雙方意見僵持不下,軍情十萬火急之時,欽天監忽然跳了出來,向英宗皇帝進言,聲稱夜觀天象,看到中星動搖,輔、宰、尉、丞皆已離次,認為“此天意也,車駕不可留”,並對群臣說:“公等欲忠君愛國,須早建儲貳以安國本。”
天意如此,不可違背,這樣一來,公卿不能強諫,明英宗也不能駐駕京師,只得御駕親征北上迎敵。結果兵敗土木堡,明英宗被擒,英國公張輔等皆陣亡,罪魁禍首王振也死於亂軍之中。
土木堡之變對大明影響巨大,而欽天監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如果欽天監不點頭,不認可鎮虜廠擴建之事,崇禎就不可能點頭同意,鎮虜廠也就不可能擴建。
因此,欽天監監事馮知遠的其人其事,必須儘快瞭解,如此才能對症下藥,免的他在崇禎面前出餿主意。
這兩件都得趕緊做,但李若鏈去天津徵兵還沒有回來,高文采又去了遼東,
田守信需要留在身邊,做他的執行長,且收集情報也不是田守信的長項,算來算去,身邊還是缺少一個收集情報、打探朝中百官動靜的能人……
這項本事,論起來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絕對是最強,但駱養性跟朱純臣勾勾搭搭,是忠是奸都還難以分辨,因此只能另闢蹊徑,另找人手了。
工部的人走了,火器廠和鎮虜廠的人還躬身等著太子的指令呢。
“焦勖,褚公公,火器廠搬遷之事,你們還是要準備。這件事,終究是要做的。”朱慈烺淡淡道。
“是。”
“去忙吧。”朱慈烺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