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奇人奇書(第2/2頁)
章節報錯
前世時候,朱慈烺對何汝賓一無所知,從沒有聽說過這個人,今世穿越而來,人是過來了,但前世的書籍資料卻一本都帶不過來,只能憑藉腦子回憶一些記憶深刻的人物和事件,循著歷史的大致走向,一點一滴的彌補。
但想要逆轉歷史,除了民事,政事,兵事更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然朱慈烺對兵事並沒有多少了解,雖然讀過孫子兵法,但孫子兵法都是戰略方面的,至於戰術,還有臨陣雙方該如何應對?朱慈烺兩眼一摸黑,除了知道慈不掌兵,嚴明軍紀之外,其他的,他真講不出多少。
因此,他迫切的想要了解兵事,充實自己。
而書籍就是成了他重要的獲取手段。
二十天前,田守信把京城市面上能買到的兵書,全部給他買了來,戚繼光的
《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畢懋康的《軍器圖說》,趙士禎《神器譜》,徐光啟的《兵機要訣》,都是朱慈烺前世就聽過的,只有這本《兵錄》,從未聽說,隨便翻看一下,卻是吃了一驚何汝賓對西洋火器的瞭解,好像已經超過前面的那幾位了。
在第十三卷《西洋火攻神器說》中,何汝賓不但介紹了各種火炮的型別,詳細描寫了紅夷炮和弗朗機的尺寸,列出了各種孔徑應該對應的炮長,各個小部位的尺寸,火炮的操作過程,一一寫的清清楚楚,最後甚至還有門藥、炮用射藥、槍用射藥的不同配方。
朱慈烺越看越驚訝,何汝賓真是大才,急忙派田守信去尋找,但遺憾的是,何汝賓已經於兩年前因病去世了。
天嫉英才。
朱慈烺只能透過書籍來了解何汝賓的思想了。
李若鏈輕步走進來,小聲向他報告。
李國禎去了陽武侯府?不意外,他們是姑表親,李國禎不止是去看望表哥,恐怕也是要傳達他老爹襄城伯李守錡對薛濂的指示。
京師的這些勳貴中,論爵位,朱純臣和徐允禎最高,但如果論權謀和手段,他們兩人連襄城伯李守錡的十分之一都不如。李守錡也就是年紀大,致仕了,不然京營總督哪輪得到朱純臣?
李若鏈一臉慚愧:“成國公出府了,不過兄弟們沒有跟住他,被他甩了,臣無能,請殿下責罰。”
朱慈烺淡淡笑:“朱純臣老奸巨猾,你們跟蹤不住他也很正常,不過我大約能猜到他去了哪兒。”想一想:“你把宮門上的兩個兄弟撤下來吧,以後也不用再安排他們在宮門執勤了。”
“為什麼?”
“因為明天我就要出宮,再也不用透過宮門傳遞訊息了。”朱慈烺笑。
“皇上答應了?”李若鏈也是興奮。
皇宮宵禁森嚴,每日透過宮門傳遞訊息,實在是危險。
李若鏈走後,朱慈烺在信箋上寫了一個名字:駱養性,然後在後面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駱養性,你是忠是奸?
……
崇禎五更準時起床,四個宮女旋即端著四個紫金盆入內伺候洗漱。
四個金盆各有用處。直徑二尺的金盆用於初盥手,直徑一尺的用來漱口。洗臉用的是直徑四尺的大金盆。最後再洗一下手,用的乃是直徑一尺五寸者。
盥洗完之後,便是櫛髮梳頭。
平常崇禎都是默默不語,今日卻急切的問:“太子呢?他起來了沒有?”
“回稟皇上,太子在外面候著呢。”
回話的人是司禮監掌印大太監王之心。
王之心比王承恩大幾歲,此時鬢角已灰白,腰也有點彎了,不過精神卻非常好,作為掌印大太監,內廷第一人,每天陪皇上上朝,是王之心最主要的工作,散朝後,王承恩會接他的班,陪在崇禎的身邊。
“哦。”崇禎點頭。第一天上朝,他擔心兒子起不來,看來是多慮了。
此時,朱慈烺在殿外凍的直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