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再世為儲(第3/3頁)
章節報錯
整個中國太監史,王承恩絕對是一個數得上的正面人物,不是他有權勢,也不是有才華,而是因為他跟著崇禎帝一起吊死在了煤山,千秋史冊,滾滾紅塵,如王承恩這般忠貞的太監卻也沒有幾個。
有王承恩,那麼,面前的這位皇帝當然就是明崇禎帝朱由檢了。
想明白這一點,朱新宇的腦子又開始嗡嗡嗡了。
原來我是崇禎太子朱慈烺!
崇禎是我的父親,宮裝女子是我的母親周皇后。
啊,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和最後一個太子!
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朱新宇渾渾噩噩,並病懨懨,也許是穿越後的後遺症,也許是朱慈烺的悲慘命運給了他巨大的壓力,又或者是他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化朱慈烺剛剛十四歲的身軀,總之,朱新宇的精神一直都不怎麼好,御醫給他看了很多次,卻始終找不到病因,急的周皇后一夜一夜的不合眼。
一月後,朱新宇逐漸地恢復了精氣神。
這一月裡,他絞盡腦汁,拼命的回想關於明朝,關於崇禎朝的一切。
現在是崇禎十五年,再過兩年,崇禎十七年的三月,李自成就要攻破北京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到時,他這個皇太子不是死於亂軍之中,就是被親外公嘉定伯周奎綁送給了多爾袞,而後被多爾袞以假太子的罪名處死。
他的下場就是一個字:慘。
前世是一個小兒麻痺的殘廢,自幼長在福利院,雖然沒有受過多少委屈,但卻也沒有享受過什麼幸福,最後還不明不白的被人推到了河裡,一腔悲憤無處訴說;這一世穿越成為一個健康人,而且還是皇朝的太子,大明的繼承人,難道還要繼續前世的悲慘嗎?
不!
絕不!
朱新宇的胸膛澎湃著戰意。
更何況,他在前世讀史的時候,每每讀到明末清初,總忍不住痛心疾首,甚至是掩面而泣。
和南宋一樣,明朝的滅亡是華夏民族的浩劫,從此,衣冠不復,節氣不存,崖山之後無中國明朝之後無華夏,雖有所誇張,但卻也不是全無道理,此後的百年間,神州墜入黑暗的深淵,從一個心態開放,包容並蓄,世界文化科技的引領者,資本主義萌芽的開拓者,變成了愚昧落後,閉關鎖國,張口主子,閉口奴才,自我閹割,不被日本和朝鮮視為中華的“辮子之國”。
一定要改變,也必須改變。
不止是為自己,也是為整個華夏民族的命運。
朱新宇,不,朱慈烺整整沉寂了一個月,直到松山兵敗的訊息傳來。
“松山彈盡糧絕,督師洪承疇、遼東巡撫邱民仰、總兵曹變蛟、王廷臣都血戰殉國了……”
一名緋袍太監跪在朱慈烺面前,悲聲稟告。
朱慈烺很平靜,這一切他早已經知道。
但他的心還是很痛。
曹變蛟、王廷臣國之良將,邱民仰為人忠烈、洪承疇雖然降了滿清,但卻也是將相全才,如果父皇能不那麼著急,不聲聲催戰,按照洪承疇的計劃,步步為營,穩紮穩打,未必就會敗。
可惜,一切都晚了。
如果朱慈烺能早穿越一年,或許能有所改變。
朱慈烺穿越而來的時候,松錦大戰已到了後期,洪承疇帶領的九邊大軍被團團圍困在松山,敗局已定,崇禎雖然派順天巡撫楊繩武、兵部侍郎範志完率軍赴松山解圍,但兩人弱兵弱將,面對滿清大軍,“皆斂兵不敢出”。
松錦之戰後,大明耗費大量糧餉在遼東建立的防禦體系完全崩潰,錦州,寧遠成為死地,山海關則無可奈何的成為面對滿清的最後一道防線。
從此,大明在遼東再無主動出擊的能力,滿清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肆無忌憚的繞過山海關,對大明的腹地,燒殺搶掠了。
而九邊精兵付之一擲之後,整個大明已經沒有可戰之兵了。
這才是眼下最棘手的事情。
沒有精兵,不說遼東的滿清,就是陝西的李自成,恐怕也壓制不住了。
朱慈烺輕輕嘆口氣,示意緋袍太監起來說話,然後淡淡問:“父皇現在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