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半江瑟瑟半江紅【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華年以為,端陽的性格很容易使人忽略其容貌。可並非是外表不堪,而是她通身的氣韻太過出挑、獨特。
數百年的時間裡,不論王朝與權力如何更迭輪換,世家的傳承都穩固若磐,不曾變動。譬如王謝世代的聯姻,又如蕭氏遵循的忠義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於崔家而言,不同於其他士族們堅守的信仰或不可違拗的族規章程,他們所依賴仰仗的,是看起來最膚淺,但也有最有卓效、最具欺騙性的皮囊。
如花美眷,傾城容顏。
崔家的女兒,個個生得天姿國色。她們自小被嬌養著長大,看似萬千寵愛於一身,卻有著擺脫不了的既定宿命:嫁予帝王家,以此來換取家族的興旺與生息。
在常人看來,崔家明明平庸至極。
文,比不得尋常的書香門第,甚至歷代的科舉闈試裡,竟從未有子弟入圍。
武,不求安邦定國,卻也沒人主動從軍,或入宮任職羽林郎。盡是些四肢不勤,貪生怕死之輩。
商,曾瞧不上王氏遍及天下的商鋪糧鋪,認為格局太小。先輩裡有人聽信讒言,想要透過鍛造兵器搶佔鰲頭。為此還著意大興土木,建藏劍山莊。可惜,用人不善,虧損地厲害不說,還差點按上叛國的嫌疑。
樁樁件件,簡直成了百姓茶餘飯後茲談的笑話。
這便是世人覺得最不公的地方,崔氏毫無實力,卻憑藉這般特殊的‘優厚。投機取巧一般,在通向的權勢的路上另闢蹊徑,獨領風騷。
不過,事實也許並非如他們所想的那般圓滿、輕易。
美色成為了能獲取榮華富貴的籌碼,但同時也成為了一切災禍的源泉。
因一個女人的天生麗質從一生下來就已離她遠去,被上蒼判給了男人。
那就意味著她的一生,將是不得自在,身不由己的。如養在籠裡的金絲雀,供人觀賞取樂。待年華老去,容顏消逝。便也逃不脫恩斷情絕,斜倚薰籠坐到明的結局。
彼時宮闈合宴,太液池與卿初見,華年已不記得崔雲珠的樣貌。卻總能清晰地記得她一雙媚眼如絲,含羞帶怯。
朦朧的月色,為她周身渡上一層柔和的散光。好似受驚的白兔,少女紅著耳朵,睜著一汪純真不知世故的眼睛。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向他軟綿綿道。
「不知殿下在此,請您恕罪。臣女有些醉酒,出來吹吹涼風。」
那時,她還只是個小姑娘,可神形已兼具風情。一肌一容,盡態極妍。酒暈紅嫩,歌喉清麗,百媚坐中生。
那時,華年亦不過少年初立。雖性情沉穩,到底未經世事,稍顯青澀稚嫩。尤其情愛一途,終日憂心國事,對此半點關竅不通。當下,只淡淡回她一句:
「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