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鎮很有可能成為全濟東省唯一的百強鎮!”

這個說法把夏澤凱給繞暈了,他怎麼聽怎麼覺得這麼不靠譜吶!

到底誰給了汪宏生這樣的勇氣和底氣,讓他敢這麼說!

“領導,你真確定嗎?”夏澤凱又問了他一遍。

卻聽汪宏生接著說道:“夏老闆,我這麼給你做一個對比吧。”

夏澤凱也沒說話,靜靜的聽著他說下去。

汪宏生說道:“根據我調查的一些資料,我找了一個更相近的對比物件,它就是嘉興南湖區的大橋鎮。”

“大橋鎮?”夏澤凱沒聽說過這個地方,他們老家倒是有一個大橋村。

汪宏生點頭,隨後繼續介紹了一下:“我查了一下大橋鎮去年的資料,這個大橋鎮去年就已經是全國百強鎮之一了,它們去年實現了全年固定資產投資31.5億元,工農業生產總值257.8億元,當地居民農民的人均收入22719元,全鎮人口19.3萬。”

“至於其他的資料,也不是很重要,我就沒統計,夏老闆,你看出來了吧?”汪宏生說完後,又問了他一句。

夏澤凱又不是真傻,他怎麼能看不出來。

他皺眉,詢問:“這個南湖區大橋鎮在百強鎮裡邊是個什麼水準的?”

就這個資料,別是墊底的吧!

“去年是排第65位,今年應該增長了不少,有可能排在60位上下,但也不排除它們經濟發展有可能出現了倒退!”汪宏生這般揣測著。

夏澤凱懶得去計較那個,他問:“這麼少的固定資產投資?一年的生產總值才257.8億?它怎麼就能排到65位的?”

“那我靜桐發展有限公司去年就銷售了385億了,豈不是說我一家公司就超過了它一個鎮的全年收入?”夏澤凱覺得這個對比有點不對勁。

汪宏生接著說道:“可是夏老闆你那是整個公司的,但你們公司有很多都不在城南鎮這邊,真要是光算在城南鎮的公司的話,去年還真不行。”

“不過你們靜桐工業園區今年起來了,再加上這兩年因為你們,也搬過來不少上下游企業,我就有信心了。”汪宏生給夏澤凱解釋清楚了。

他說:“夏老闆,搞不搞,你給句痛快話。”

“要是弄的話,我一定安排人全力配合你。”汪宏生這樣說的。

他說:“我再去一趟省裡,給孫彥斌同志說一下這個事,我覺得上頭也一定會重視的。”

畢竟堂堂的經濟大省,全國百強鎮,一個都沒有入選,這像什麼話。

如果齊城城南鎮一旦評選進去了,哪怕僅僅只有這一根獨苗,那也是實現了零的突破,和一個都沒有完全是兩碼事。

誰不愛惜面子,特別是領導!

汪宏生也正是瞅準了這一點,他現在信心很足!

總算搞明白怎麼回事了,夏澤凱笑著說:“要真是評選上了,領導也得給我們企業點實質性的優惠政策吧!”

“必須有!”汪宏生說道。

以前可能沒有,但今天過後,他會馬上上會討論這個事,保證趕在評定百強鎮之前把給主力企業的優惠政策定下來。

俗稱定製型政策。

他說:“夏老闆你就好好琢磨一下,如果城南鎮真的因為你們公司而被評定了百強鎮之一,給咱們省實現了零的突破,搞不好上頭都會給你們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