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廠裡總歸是要招人的吧,他只要給我把活幹出來就行了,我招個人還用在乎他的出身嗎?”

“另外,我招個人順便幫地方上解決了問題,地方上就得領情,有他們給擋著,鬧事的就少了。”

“真以為這是個和平社會吶,你看不見的地方,事多著哩。”夏澤凱搖頭晃腦的哼哼起來。

好像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一樣。

舍小利,得大利!

他勢力不,可他也付出了。

……

在夏澤凱給他老婆理清這其中的道道時,齊城晚間新聞一播出,最起碼五分之一的齊城家庭記住了夏澤凱這給人,和靜桐發展有限公司這家公司。

他們對夏澤凱幫忙解決貧困家庭人員的就業問題有多長遠的規劃沒有興趣,但對那個每年捐款100萬的承諾很上心。

這可是100萬吶,對比一個每月平均收入連2000都沒有的地方小城市居民來說,這一筆錢需要他們不吃不喝5年才能攢起來。

“這小夥子可真有錢,不過人家心善啊!”齊城某小區的某棟樓房裡,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太太讚許的說道。

“可不就是,你甭管他有什麼目的,但人家捨得掏真金白銀。”對面一位頭髮花白的老頭也跟著點頭。

“哎,現在的年輕人都太看看重錢了,有些東西就丟了。”老頭又嘀咕起來。

老太太說他:“快吃你的飯吧!”

另一邊,某小區的某一棟樓房裡。

四十來歲的中年婦女聽到新聞上說的內容時,都驚訝的忘了吃飯了:“老公,你看這就是我們老闆。”

“哪兒啊,哪兒啊!”穿著一件白色無袖汗衫,戴著眼鏡,手裡拿一張報紙的中年人急匆匆的從臥室裡出來了。

“電視,你戴著眼鏡也看不到啊,眼瞎嗎。”中年婦女抬手指著電視叨叨他。

中年人也不在意,笑嘻嘻的看著電視上的那個年輕人:“這就是你們老闆啊,挺年輕的啊,有三十了嗎。”

“嗯,這就是!”中年婦女有點驕傲,她說:“剛才的新聞聽到了嗎,我們老闆承諾每年捐款100萬,用於補助貧困戶和希望工程。”

“據我所知,我們公司逢年過節都會買一大堆東西去走訪慰問特困家庭,我們老闆可不止是嘴上說說不辦實事的那種人。”

中年男人呵呵的笑了:“行了啊,瞧你驕傲的樣……”

與此同時,齊城還有很多家庭都在看晚間新聞,看到新聞裡對夏澤凱的全面報道,也讓更多人認識了這個年輕的小夥子。

甚至有人想打聽夏澤凱結婚了沒有,要是沒結婚的話,他們家裡有合適的待嫁閨女。

除了電視新聞之外,齊城晚報也在第二天一早就發行了,並且是專門加塞了對夏澤凱的新聞報道。

這個年頭的報紙還不像後來變成了一堆廢紙,訂閱齊城晚報的有20多萬人,這幾乎相當於齊城人口的二十分之一了,普及率可不算低。

訂閱了肯定會看,這一波操作又加深了相當一部分人對夏澤凱的印象,也讓靜桐發展有限公司在剛剛舉行完開工慶典後,就走入了齊城居民的視線。

相比較這種傳統的紙媒報道,網路平臺上的報道就更快速了。

當天採訪的時候,新浪網也有人過來了,除了它們之外,另外還有幾個比較大的平臺也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