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官靜將太醫院裡親信的太醫叫了過來,她原本打算叫吳太醫,就是那位去萬春宮診脈,點破魏才人中毒的那一位。

但沒想到,來得居然是昨日往未央宮去給李充媛診脈的張太醫。張太醫和吳太醫都是東宮的人,當然張太醫的醫術更高明些, 他來更好,但上官靜還是覺得有些意外。

上官靜先問了李充媛的身體。張太醫一五一十地答了,李充媛還在保胎,皇后親信的徐太醫去了之後,保胎就由他接手了,已經一天一夜, 眼下境況依舊不樂觀。

“我還以為您會在未央宮, 還打算宣吳太醫過來呢!您是大方脈聖手,他們怎麼放您回來了?”上官靜好奇地問道:“李充媛中毒,不是說五臟六腑都有損傷嗎?您不在李充媛身旁守著怎麼行?”

“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的意思是,先保胎。”張太醫答得隱晦。但上官靜明白他的意思。

對於皇太后和陳皇后來說,李充媛不重要,孩子才重要。

上官靜叮囑了張太醫幾句,讓他往晗春殿給上官鸞診脈,張太醫覺得有些奇怪,但他什麼都沒問,去給上官鸞診過脈之後,又回到了東宮,準備詳細向上官靜彙報。

他回來的時候,上官靜將他們請去了崇政殿,張太醫一進門,就發現,不僅是太子夫妻倆在,連懷遠郡王、上官大人和馮先生都一臉期待的盯著他。

上官大人也就罷了,其他人怎麼也這麼關心誠王妃的脈象?誠王妃的身體狀況這麼引人關注嗎?

不過張太醫沒多問, 他一五一十地彙報了一番, 說得也與上官靜的判斷差不多。上官鸞在皇上的精心照料之下,身體當然養得很好,只是她依舊算不得強健,流產這種大虧虛,還是得耐心養著。

聽了張太醫的話,大家相互對視一眼,不知該怎麼開這個口,最後還是打算學醫的蕭景珩主動說道:“張太醫,依你所見,若是有人給誠王妃下了魏才人的那種毒,有沒有大礙?調養一些日子,有沒有把握能恢復如初?”

“那藥也沒什麼稀奇,”張太醫一頭霧水,但還是答了:“只是讓女子無法懷胎。調養一陣子,清清餘毒,調理一陣子也還是能恢復。下藥的人謹慎,藥量也……”

張太醫說到一半就停下了,他愣愣地環視周圍人, 接著額頭上開始冒冷汗。

誠王妃是個寡婦, 給她下藥有什麼意義?!除非……

那個除非張太醫不敢設想。

“張太醫,”蕭景珩又開口問道:“若是讓您來根據誠王妃的身體來下藥,是不是能將危害更降低些?”

張太醫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老老實實的點點頭,並不敢多問:“當然。臣若是根據誠王妃的身體,調整方子和藥量,不僅不壞,而且還會有好處,畢竟……”

張太醫心虛地看了上官靜和上官沐雲一眼,聲音低了下去:“畢竟依臣看來,誠王妃的身體還需在調理些日子,再有孕才好。現在懷孩子,實在於母體無益。”

“這是我姐姐眼下調理的藥方,”上官靜從袖口中抽出一張紙來遞給張太醫:“您看看,作為參考。”

“哦哦,”張太醫趕緊接過來:“那臣心裡就更有數了……這方子不錯!”

張太醫一面看,一面嘀嘀咕咕:“完全按照誠王妃的身體調理,而且也顧及到了誠王妃眼下不適合有孕,因此這方子原本就有避孕之效……這……這是任太醫的筆跡。這……”

張太醫額頭上的冷汗冒的更快。任太醫,也是大脈方聖手,水平不在張太醫之下,皇上的身體就是由任太醫親自照料的。

誠王妃的方子是任太醫開的,精心調理,並且還因為誠王妃身體不合適,而小心翼翼的避孕,這說明了什麼?

張太醫抬起眼來看著上官靜,表面冷靜,心理慌得一批。這樣的宮廷秘辛,他真是一點都不想知道。

“張太醫,那配藥的事,就交給您了。”蕭景珩開口說道:“藥配好之後,您直接拿來東宮就好。說明每日飯菜中下多少量,如何下,剩下的本宮會處理。”

“是!”張太醫點點頭:“臣保證小心,不會讓誠王妃的身體受到太大傷害。”

反正他是東宮的人,天塌下來還有太子和太子妃,他老老實實辦事就對了。太子和太子妃這樣精明能幹,想來一切盡在掌握,他跟著瞎操什麼心啊!

想到這裡,張太醫又淡定了。

“張太醫,”說過上官鸞的事之後,上官靜又開口問道:“依您看來,李充媛這胎,保得住嗎?”

“不大容易。”張太醫搖搖頭:“但徐太醫水平很高,又是擅長婦科聖手,他親自出手,或有些希望。”

“那對李充媛所中之毒,您怎麼看?”上官靜又問道:“若是慢性毒,為何之前的太醫一直沒能發現。”

“這一點,臣昨日回去之後,也仔細想過。”張太醫答道:“給李充媛下毒之人是怎麼做的臣不知道。但若讓臣自己來操作,臣會選擇先在香料或飲食中下藥,一些暫時無害,但日積月累之下對身體有影響的藥物,之後在選擇合適時機,用藥引讓積累的毒素爆發。畢竟有許多藥物單用無礙,但與某些藥物配合不當,很可能會專為毒。”

“我知道了。”上官靜點點頭:“辛苦張太醫了。”

“張太醫,”蕭景珩在張太醫告辭前又多補充了一句:“您若有空,可常往東宮走走。本宮打算學學醫,張太醫不介意,本宮希望您能指點一二。”

張太醫當然不介意,他連忙答應下來,之後就告辭離開了。

他剛走沒多久,被上官靜打發出門辦事的鄧文韶就回來了,一回來就急著開口:“殿下,娘娘,我在吏部聽到小道訊息,聽說吏部的錢郎中久治不愈的咳疾是肺癆,錢郎中的身體可能撐不住,要辭官回鄉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