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卑不忘國(下)
章節報錯
“只是,月兒。”顧安笙將手搭在了喬錦月的肩上,不由得愧疚:“我對你的承諾,一直都沒有兌現。”
“眼下這般情形,恐怕我們的婚禮不能如期舉行了。月兒,還是我對不住你,始終沒能如約,許給你一個明媒正娶婚禮。”
“不,安笙。”喬錦月淡然的搖了搖頭:“現如今狼煙四起,烽火連天,我們哪裡還能不顧家國的安危去想著我們的婚禮之事。”
“就像你說的,在這國家危亡之際,誰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家園被毀,而自己獨善其身。”
“安笙,我都明白,此事怪不得你,要怪只能怪那時局,只能怪那些狼子野心的外族人。”
“在這個國家陷入危難的時候,凡事都要以家國大事為重,兒女情長且先放在一旁吧。”
“我現在明白了,大愛是家國,小愛是你我,在家國面前,兒女情長是不值一提的。”
顧安笙頷首,悲壯的眼神中帶著深情:“月兒,我雖然不能許你一場婚禮,但這些日子,我絕對不會離開你,今後若有什麼坎坷劫難,我陪你一起應對。”
“我答應你,待到河清海晏,國泰民安時,一定會許你一場浪漫的婚禮,與你花前月下,共享繁華。”
“安笙,錦月,你們都是好孩子,都是有胸懷的好少年。”柳疏玉欣慰道。
”安笙有這報國的大志,錦月更是巾幗好女兒。你們真的不愧為梨園弟子,更不愧為中華少年!”
“位卑未敢忘憂國,哪怕無人知我姓名。”喬錦月望著窗外浮雲,毅然而言:“他們都說戲子無情,可在這國家危亡的時候,誰又能夠無情呢?”
“從前唱戲的的時候,只道粉黛濃妝,戲幕起落,唱得盡是他人的故事。穆桂英也好,楊家將也罷,悲歡離合都是我們演繹的,與我們本不相關。”
“直到如今之際,山河破碎,哀鴻遍野,我才知道,哪怕我們的身份再卑微,這些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安笙。”喬錦月轉過身,對顧安笙道:“既然你說要帶著文周社參加救國,那我也要帶著湘夢園一起。”
“國家危亡,我們也不可能再尋歡唱戲了。安笙,就讓我們一起為我們的祖國家園盡這一份力吧!”
“好!”顧安笙執過喬錦月的手,眸中含著深情:“大愛是國,小愛是你。哪怕是在這烽火連天的亂世,我們也絕不分開!”
喬錦月亦說:“是亂世,是太平,我們都不分開。在這烽火連天的時候,你我且做保衛河山的英雄兒女。”
“待到我們將外族人驅逐出國,祖國大地恢復一片生機時,我們再做恣意瀟灑的神仙眷侶。”
柳疏玉看著這一雙心懷大義的少年男女,霎時間又是感動又是心疼,不由得感嘆:“你們兩個在一起經歷了那麼多,現在又是如此情深意重。”
“若是你們生在在太平盛世,你們一定是一對恩愛有加的少年夫妻。只可惜你們生在這兵荒馬亂的烽火亂世,卻偏偏要受這些和平年代沒有的苦難,真是苦了你們了。”
喬錦月苦笑了一下:“我何嘗不想生在太平盛世,與安笙花前月下,過平靜安寧的日子呢。”
“奈何我們生逢亂世,守護祖國河山就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啊!”
顧安笙亦言:“國家陷入為難,我們身為中華兒女,哪怕再卑微,也不能忘記憂國。我們不能讓中原大地淪陷在外族人的手裡,做他們的亡國奴。”
他頓了頓,感慨道:“小時候,記得師父唱過的元雜曲: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唱道此處,他目光凝望著窗外浮雲,不再唱下去了。喬錦月接著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唱畢,她不由得生出了一陣又一陣的慨然:“如若家國淪落在了外族賊寇的手裡,那無論是興是亡,苦的都是百姓啊。”
顧安笙回過頭,望著喬錦月,堅定而言:“沒有錯,如若家國真的淪為了外族的亡國奴,我們喪失了主權,是興是亡,百姓都是苦的。”
“所以,我們哪怕是拼了性命也要守住祖國萬里山河!”
喬錦月轉過身,緩緩唱道:“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成,你我相依,敗,你我相依。”
她默默的把最後一句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改成了“成,你我相依;敗,你我相依。”
唱畢,她轉過身,深沉的望著顧安笙:“山河破碎,血流漂櫓,在這亂世之中,戰火打響,誰都難說能在這烽火連天中保全性命。”
“但無論是成是敗,你我都相依相守,不相離棄。”
顧安笙執住了喬錦月的手,目光中流露著深情與堅毅:“成,你我相依;敗,你我相依。是成是敗,你我都相依相守,此生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