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宗沒有一個房間屬於魯舟,他只能在樹林裡過夜,魯舟打算把一些基礎法術學完在出發,耽誤不了幾天。

在學過御風術後,全力奔跑的話可以縮短几天時間,但一想到要連續累的上氣不接下氣二十多天,魯舟九腦仁疼。

總感覺被白遼算計了,但自己需要靈石,需要其他任務的獎勵來突破金丹,就是算計也得跳進去。

氣的魯舟一拳打在樹幹上,震得樹梢的鳥兒全飛走了。

魯舟看著飛走的鳥兒,忽然一個大膽的想法出現在腦海中。

我不能御劍飛行,我可以乘坐“飛機”啊,輕身術加上御風術,應該可以的,只需要把木鳶做的大一點就行了。

《魯班書》中的木鳶能自動飛行,純靠技術就能實現。

魯舟一直覺得沒什麼用,就是一個木製的風箏,但如果把風箏做的大一點,配合輕身術,御風術,掛在木鳶上,,那豈不是乘坐了單人飛機?

就算不成功,耽誤了幾天時間,正好御風術節省出來的時間可以補上。

說做就做,魯舟拿出魯班斧連砍幾顆術,開始了木鳶的打造。

幸虧所有工具一直帶著,就算缺少工具,現在魯舟的手指也可輕而易舉的雕刻,看著自己的手,魯舟忽然明白地球上各種魯班技藝失傳的原因了。

很大可能是越傳後代的手越不“鋒利”了。

木鳶零件眾多,對接組裝要求精密,幸虧這裡樹木多,不用考慮原材料的問題。

歷時四天,終於造成了仿生的木鳶,比魯班書上的大一倍。

不過木鳶自己飛行沒有問題,一旦魯舟乘坐在上面或者掛在下面,就會出現慢慢下墜。

任何一個事物不可能一次就成功的。

歷經三次實驗,用時一共十二天,魯舟終於打造了出比書上大十倍的木鳶。

翅展十多米,身上四米。

魯舟在翅膀下安裝了一個簡易的兜座,兩端分別連線兩翅膀,可以調整飛行方向。

扛著大木鳶重新來到荊辰逸帶他到的天仙峰最高處,整個山峰的人如同見到妖怪一樣,甚至幾個女弟子追著魯舟看木鳶。

這麼大的木鳶,誰也沒見過。

甚至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飛行法器。

不過對魯舟來說,的確是一個飛行法器。

助跑,擲出木鳶,飛身抓住兜座,從天仙峰飛了出去。

魯舟分階段的施展輕身術,御風術,給木鳶減輕重量和加速,雖然比御劍飛行的速度差遠了,但比陸地上的奔跑可是快了好幾倍。

魯舟心裡高興萬分,金丹之前的趕路工具就是這木鳶了。

空中飛行,不但減少路程時間,更減少了更多在陸地上的危險。

雖會遇到各種鳥類,但在魯舟的指揮下,要麼躲過,要麼出手把鳥兒趕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