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這個叫棺槨,不叫棺材。”

“你們看著東西的外層,那就是第一層的外棺槨,我們動不得,等專業人士來咯再說莫!”

眾人一聽有理,這才等著警察的到來。

警察一聽,心說這個人還懂這個?於是立馬把那人叫到了身邊問道:“你娃兒怎麼曉得這棺槨和棺木的區別滴?難不成,你娃兒是盜墓的盜墓賊咩?”

那人一聽警察誤會了,忙解釋。

說他家裡祖上有一個精通風水的人,留下了一本做木匠活的古書,裡面詳詳細細的解釋了所以和木匠活有關的東西。

其中就有一章寫棺槨的篇幅,篇幅不大,但卻十分的詳細。

他們家在先祖的指引下,祖孫三代都做了木匠。

他爺爺在清朝的時候是跟著樣式雷的雷家學藝的學徒,到了他爸爸的那一輩就是給人做木匠活的手藝人。

民國之後,老爺子做起了給人打棺材的手藝活。

他們家打的棺材,那是最好的,甭管死人活人,躺在裡面保準能安安穩穩的。

到了他哥哥這輩,就成了一個工地的包工頭,手藝活就由他接手了。

但是剛剛改革開放的那個時間段已經是和平狀態,沒有戰爭,自然棺材鋪子的生意就不好。

於是他下了南洋,趕巧了遇到改革開放藉著傢俱和古玩市場發了家,賺了不少錢之後又回到了成都。

每天溜溜狗,種種花,倒也樂得自在。

所有人聽完了都聽傻了,心說這世界上深藏不露的人還真的是多啊!

眾人不由的拍手叫好,連警察也都豎起了大拇指。那人見這麼一幕,不由的就有點飄飄然。

之後的故事我就不太清楚了,具體的東西那個人沒說。

不過就在專業部門把棺槨移走之後,又發生了一件令我大白天都毛骨悚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