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倚鸞說:“這肯定不至於。”

曜徵問:“那麼你擔心什麼?謀反?有安枕閣在,誰敢動半點心思?而且你和你孃的境界比朝中所有大臣都高,誰能打得過你們?更何況本尊早就已經替你安排好了朝中的事情、選好了可靠的朝臣,並且會讓他們立誓效忠於你、盡心輔佐你,倘若你再不放心,本尊可以命這朝中所有的大臣都飲下毒誓酒,以表示忠心。”

風倚鸞擺手道:“毒誓酒就免了,我知道他們都打不過我。”

聖帝曜徵又問一遍:“那你還擔心什麼?”

風倚鸞說:“我是擔心我自己,我就是怕自己當不了一個稱職的好帝王。”

曜徵一笑,帶著風倚鸞來到了皇宮的正殿,拉著她並肩坐在了正殿內寬大的帝尊寶座上。

正殿內此時空蕩蕩的,只有他們兩人。

曜徵說:“你看,這就只是一間很大的屋子,無數人也許都幻想過坐在這寶座上的感覺,但其實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本尊早已經坐膩味了。”

風倚鸞把右胳膊搭在扶手上,上下左右看看,說:“但這樣的屋子,天下只此一個,而且如此奢華,明晃晃得閃眼睛,這椅子坐著也並不怎麼舒服。”

曜徵再次一笑,站起身,留風倚鸞獨自在寶座上坐著,他站在風倚鸞身邊,面朝著大殿正中,說:“在本尊看來,治理天下其實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

風倚鸞輕輕點了一下頭,沒有說話。

聖帝曜徵說:“據史書載,在上古開蒙之初的時代,這大陸上還沒有幾人能修得仙道時,那時候治理天下所需憂患的事情很多,比如春夏之旱,夏秋洪水,整個大陸的萬民都得靠天吃飯,若某地遭了天災,便會全年顆粒無收,黎民多餓死,進而引發瘟疫與盜匪人禍,無數災民為逃難而流離失所,或結為山賊流寇四處侵擾奪食求生,更使得民不聊生,且經年難以平息恢復,因而治世之事便會繁難重重。”

風倚鸞輕聲說:“是的,我也看史書中講過,在古時候,只要一個地方遭了天災,整個王朝都得盡全力去賑災救助,即便那樣也不一定能在短時間內救得過來,倘若遇到連年大旱之類,甚至會引發民間的暴動。”

“那樣的時代,為帝王者一定很難很累。”曜徵說:“但後來,到了修真時代,一切便漸漸不同了。從先古宗師時代之後,天下的修真者越來越多,隨著時間推移,集眾人之智,修士們不斷創出各種大大小小的術法,其中有一些便是可以轉用於農耕方面的利農之術,比如趕雲施雨,驅雲見睛等等,慢慢的,國之大司農以及各級司農官也開始修煉,開始修習這類利農術法,在這過程中又不斷新創或者改良,應用於農田水利,畜牧蠶桑。”

“嗯嗯。”風倚鸞靜靜地聽聖帝舅舅說著,在她心中,再一次重新整理了對這位“魔君”的認識,沒想到,這“魔君”講起政史來,也是頭頭是道的呢。

曜徵繼續說:“如今這姬氏王朝統治大陸上萬年,亦從未有過天災水旱,王朝和各諸侯國的司農官都會驅雲行雨之術,掌控天氣變化,能確保整個大陸每一處都風調雨順,不旱不澇,保證莊稼豐收,萬民飽腹。因此在修真之世治理白身百姓並不難,百姓只要有吃有穿,天下便能太平大半,百姓各過各的日子,只要賦稅不重,民怨便不生,此外就是市鎮、商賈、治安、訴訟等事,這些事情,各地的地方官自會管理,王朝的制度在各方面亦早已十分成熟,條條款款有章可依循,因此帝王並不需要額外費心。”

風倚鸞聽著,輕輕點頭,若有所思。

……

https: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