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

風倚鸞與方劈勁在場上見禮寒暄了幾句之後,開始交手過招。

方劈勁也是五千斤之力,但身法明顯比同為五千斤且已經暴亡的寇乃千靈活了幾倍。最重要的是,方劈勁與長簡琮一樣,都頗有風度。

十幾個回合之後,風倚鸞就已經試出了方劈勁的實力,此人的年歲比自己長了二十多歲,在武技和實戰經驗方面也勝出太多。

她心裡頓時清楚,憑自己的實力,除非發狠心下狠手、鋌而走險,否則很難打贏這位方劈勁。

然而對方卻始終沒有鬥狠之意,只見他始終不急不戾,沉穩從容,竟似不像在比鬥,而從一開始就是在友好切磋,出手極有分寸。

風倚鸞在擂臺排行榜中打了這幾十場,還是第一次遇到如此表現的對手。

對方既然不鬥狠,她便也不好意思使出險招。所謂以君子之道待君子,以小人之道待小人,人若敬我,我必敬人……她忘記這話是誰說的了,但此時正是這樣的情景。

那麼,該如何才好?

她一邊打,一邊掂量斟酌著,既然如此……倒不如沉下心,把輸贏放在一邊,也不再去想豪擲萬金令之事,只把全部的念頭專注於武技與力道本身吧,正如長簡琮所過說的,輸贏倒在次要,而這比試本身便能讓人獲益良多……

於是兩人漸漸有了微妙的默契,將決戰真的變成了半比試半切磋,每每打得興起時,卻總在緊要關頭收手,各退一步,繼續切磋。

方劈勁雖然明顯強於風倚鸞,卻也不急著勝出,還真就耐心陪著風倚鸞練了起來,兩人心照不宣,方劈勁防禦得滴水不漏,出手卻拿捏得恰到好處。

於是這一戰,足足戰了一個上午,兩人打得精彩好看,卻不甚激烈。

往來之間,風倚鸞果然領悟到了不少。

他們兩人在場內切磋得投入,場外也有看得入神之人,有人指指點點道:

“這蘅翠就只會一套拳法、一套掌法,來來回回地都使了十幾遍,我說,在場的眾人有不少都該看會了吧!”

“哈哈,但是你看,她的這兩套武技雖然早就大成,但今天使起來,還是有漸入佳境、更上層樓之感。”

“對對,的確如此,而且拳法由力修使出來就是帶勁,好看!”

“嘿,她終於又使出新的招式了,這又是什麼?”

“依我看,這應該是由重劍劍法或者鐧法化出來的劈掌。”

“這您都能看得出來,佩服佩服。”

“呵呵,過獎過獎。”

“這位蘅翠公主的悟性著實高,難怪能橫空出世、帶兵打退厭塗國啊。”

“的確如此,所謂少年英雄,這蘅翠公主雖然是女兒身,但無論在任何方面,都不輸與男子呢!”

當然,也有一些人漸漸不耐煩起來,每每在兩人點到為止的時候就會高聲起鬨:

“打呀,倒是打呀,怎麼關鍵時候又收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