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快過去。

接下去的幾天時間,克萊爾幾乎整天都呆在門牌號為“院士路1號”的磚房建築現場。

關於“院士路”這個路名,是議政廳的那幫文書想出來的。

在克萊爾將已造好的十多條道路的命名任務交給這些文書後,半天內,數百條路名被想了出來。

隨後,在克萊爾的指示下,羅德曼島破天荒地採取了“全民參與”的路名取名方式,所有成年人都可以針對備選路名進行投票,以選出他們最喜歡的路名。

而識字的普及,也讓這種選舉的方式變得可行。

諸如“院士路”、“新軍路”、“文化路”、“遠航路”等路名,就是因為在投票中的高人氣而入選。

領民們之所以選擇“院士路”,無非就是為了感謝科學研究院的院士們,在羅德曼群島發展過程中所做出的貢獻。

在投票過程中,至少有五分之三的民眾選擇了“院士路”。

這已經算是很高的人氣了。

但毫無疑問,有一條路名的人氣更高。

它幾乎是以全票的方式透過。

那就是“領主大道”。

文書們提議,將城堡通往碼頭的,那條最寬闊的主幹道,直接命名為“領主大道”。

這個提議得到了幾乎所有人的支援。

甚至不斷有民眾們希望在這個詞語前,再加一些字首,諸如“英明的領主大道”、“偉大的領主大道”之類。

對此,克萊爾當然是認為太張揚了。

原本他想取消這個命名。

但考慮到民意所在,他最終還是接受了這個命名。

領主大道?

這個世界上,恐怕還真沒有像他這樣的領主。

會有哪個領主,能像他一樣,脫下貴族的衣袍,如一個工匠一般,親自拿著泥刀,抹著水泥造房子呢?

沒辦法,整個羅德曼群島,甚至可以說整個大陸的工匠,都從來沒有人接觸過泥水活。

所以,哪怕前輩子的克萊爾,也確實沒有拿過泥刀,但他依舊憑著他所瞭解的最基礎的建築知識,大膽地設計起房子,並揮舞起他手中的泥刀。

同時,他還擔任了老師傅的一職,將他所懂的,極為粗糙和皮毛的建築知識,傾囊傳授給了他的二十位學徒。

這二十位勞教人員,部分有過工匠經歷,剩下的都是心靈手巧之輩,所以他們學習得也挺快的。

於是,在一個領主指揮著二十個建築工人,並且周圍日常有超過五十名領民圍觀的情況下,忙碌了五天之後,院士路1號磚房終於完工。

所有圍觀的人,包括那二十名建築工人,都對這間已經完工的建築讚歎不已。

他們覺得,只利用紅磚和水泥漿就能把它們搭起來,而且看起來還算牢固,這簡直就是個奇蹟。

但在克萊爾的眼中,他所造的這間磚房簡陋到了令人髮指。

這間磚房只有一層高,寬一丈,長兩丈零三尺。

換算克萊爾原先世界的度量衡和專業術語,那就是:二十一平方米的實際使用面積。

就這二十一平方米,還被隔成了前後兩間。

前間是廚房和客廳,後間則是臥室。

除了必須要用來防止水淹的地基和墊高層之外,其他一切能省的步驟和材料,都被克萊爾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