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用事實講話(第2/2頁)
章節報錯
另外,墨菲也有些奇怪,那位馬爾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遠比他想的還要有耐心,到現在都沒有主動站出來說什麼。
不過,他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關鍵,馬爾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不是好萊塢明星,而是一位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德高望重的地區宗教領袖,輕易不會在媒體上露面!
在一個圈子裡待久了,很容易形成慣性思維,他也只是普通人一個,難以免俗。
搞清楚這些,墨菲馬上調整了策略,讓格雷斯和比爾羅西斯主動聯絡媒體,接受了奧斯卡提名投票開始後的第一次媒體採訪。
這一方面是增加自己的曝光率,為《迭戈羅斯》出現在最終的奧斯卡提名名單上做最後的衝刺,另一方面也是提醒某些人,他墨菲斯坦頓從來不是一個只會捱打而不知道還手的人。
採訪放在了死星大廈CAA的新聞廳裡,墨菲面對的是來自《好萊塢報道者》的記者,這家媒體在頒獎季的影響力相當大。
提問的問題,也是比爾羅西斯按照墨菲的意思,與《好萊塢報道者》一起協商擬定的。
用於採訪的場地佈設非常簡單,兩張椅子相對而立,中間放置了一個小型的玻璃茶几,用來放置錄音裝置。
由於時間有限,採訪一開始,叫做凱莉馬爾拉特的記者的提問就進入了正題。
“媒體上,網際網路上,因為《迭戈羅斯》和你遇襲事件,現在充滿關於影片真實性的爭議。”凱莉馬爾拉特看著墨菲,問道,“你後悔選擇這樣的題材嗎?”
“不!”墨菲沒有任何猶豫,直接說道,“我拍攝的所有內容,都要向觀眾負責,向影片男主角的原型人物負責,即便再來一次,我還是會選擇用事實講話!”
凱莉馬爾拉特夾雜了一個自己的問題,“你認為既然電影要對觀眾負責,那麼它的娛樂性和思想性哪個更重要?”
換做其他時刻,墨菲一定會說商業性更重要,但這次採訪針對的就是頒獎季,話當然不能這麼說了。
不同的情況回答不同的答案,這種事情對墨菲來說非常簡單。
墨菲稍稍想了一下,回答道,“不同的導演永遠會做不同的選擇,即使有人做出硬性規定,也不能限制各種各樣電影的出現,永遠會有為不同目的而拍出的影片。”
“我在跟網際網路上跟人討論時,最困難的一點就是讓他們理解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內在價值,因為電影在社會生活中普遍被當做娛樂而讓大家忽略了這一點。”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墨菲現在基本就是信口開河,“電影的內在價值體現線上條、色彩、剪輯手段、鏡頭運用等方面,同時也反映製片人和導演所代表和要體現的價值觀,更反映他們所處的社會、國家所代表的文化和價值觀,這些不同的價值觀被錯綜複雜地融合在影片中,有時候並非能一目瞭然。”
“就像《迭戈羅斯》這部影片?”凱莉馬爾拉特適時的問道。
“是的!”墨菲點了點頭,“我認為羅斯在最重要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刻,遭遇到了重重不幸,這些嚴重影響到了他日後的選擇!”
“包括天主教?”
聽到這個問題,墨菲用力點了下頭,凱莉馬爾拉特又問道,“有些媒體和網路上有聲音,說你拍攝的與天主教有關的內容不實,讓你刪除掉爭議的部分,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