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長長的嘆了口氣,“可惜的是,華納兄弟認為我的改編完全推翻了漫畫,過於黑暗和沉重,否決了那個計劃,所以我只能另起爐灶……”

說到這裡,他用力搖了搖頭,一副非常遺憾的模樣。

《紐約時報》的記者布萊德漢斯貝恩又問道,“墨菲,能談談華納兄弟為什麼拒絕嗎?”

“他們認為故事過於黑暗、沉重和壓抑……”墨菲聳了聳肩,“其餘的我也不知道,你們要去問華納兄弟的人。”

墨菲使了個眼色,陪同他的格雷斯立即站了出來,大聲說道,“今天的採訪就到這裡,謝謝大家的關心!”

幾名保鏢隔開一條通道,送墨菲和格雷斯上了房車,蓋爾加朵和瑪格特羅比已經等在了車上。

“格雷斯。”墨菲吩咐道,“把剛才所說的話通知卡拉費斯和比爾,讓他們酌情處理。”

他看了瑪格特羅比一眼,又壓低聲音,對格雷斯說道,“通知我們的黑粉組織,在網際網路上散播相關的訊息,一定要把這個話題炒熱。”

當初他有了想法之後,就協同CAA一起,將原先鬆散的網路水軍,組建成了專業化程度更高的黑粉組織。

專業化的黑粉比之網路水軍效率更高,也更有針對性。

而且北美網際網路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女巫布萊爾》開始,好萊塢就在使用的網際網路水軍已經有些落後了,更加專業化的網際網路炒作工具,也是像墨菲這類人不可缺少的。

墨菲接受採訪的影片幾乎是第一時間被人上傳到了油土鱉上面,立即引發了相當多的關注。

隨後不過半個小時的時間,以臉書和推特為代表的社交網站上面,相關的資訊也被廣泛的關注和轉發,再加上墨菲的黑粉組織加入後的推波助瀾,關於《混亂之城》與蝙蝠俠和華納兄弟的聯絡,很快就成為了備受討論的熱點娛樂話題。

墨菲和華納兄弟是其中的焦點,不幸的是,後者基本成為了反面人物,尤其是在DC的粉絲嘴裡。

一個叫做‘我愛布魯斯韋恩’的使用者,轉發墨菲接受採訪的影片後,在自己的推特上如此寫道,“看到《混亂之城》的驚心動魄和黑暗沉重主題後背所具備的思考與深度,我能想象,如果這個故事發生在老爺的身上,將會何其精彩!原本墨菲斯坦頓可能賦予蝙蝠俠在大銀幕上面的新生,卻被華納管理層的那群豬給毀了!”

臉書上的一條資訊,代表了很多DC粉絲的心聲,“想想《混亂之城》的精彩,再想想克拉克肯特的透過《鋼鐵之軀》獲得的輝煌,布魯斯韋恩錯過墨菲斯坦頓,可能是蝙蝠俠一生最大的遺憾!”

後面還有人跟了一句評論,“心疼老爺!”

又一個轉發的人則寫道,“今天看到墨菲接受採訪的影片,我的心都碎了,今晚去看看《混亂之城》,以撫慰心傷。”

這只是其中的代表,很多原本不關注《混亂之城》的DC粉絲,看過這些新聞和資訊之後,最為直接的想法就是購票去影院看看這部影片,而墨菲之前帶來過DC超級英雄電影從來沒有過的輝煌,看過之後他們也不會失望。

雖然克里斯丹恩與布魯斯韋恩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但共同的黑暗屬性,還是讓DC的粉絲們頗為感慨。

“如果克里斯丹恩換成布魯斯韋恩,整個故事肯定會變得更加蕩氣迴腸!”

“強烈呼籲墨菲回來繼續執導DC的超級英雄電影,尤其是重新啟動蝙蝠俠電影,他一定會給我們帶來帶來一部黑暗史詩!”

類似的聲音在社交網站上面層出不窮。

華納兄弟和DC漫畫的高層,也成為了記者和狗仔追逐的目標,不管當初有沒有參與跟墨菲的會談,統統會被問起為什麼要拒絕墨菲斯坦頓提議的《蝙蝠俠》電影。

甚至還有記者跑到華納兄弟的首映執行官布魯斯羅森布魯姆面前,當面問他‘看到《混亂之城》口碑大爆,票房也相當不錯,有沒有後悔拒絕墨菲斯坦頓’之類的問題。

這些都讓布魯斯羅森布姆姆煩不勝煩,前任弄來的黑鍋,現在卻要他來背。

在這一系列的口碑營銷和宣傳炒作中,作為《混亂之城》這個週末的直接競爭對手,《雷神》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少,不可避免的出現了邊緣化的情況,而出演《雷神》的幾位演員,除了被人抨擊面談和毫無演技發揮外,幾乎沒有得到任何正面的評價。

其中名氣最大的娜塔莉波特曼也不例外。

她說什麼也沒有想到,時隔多年之後再次出演商業大作,得到的竟然是這些。

週一的早晨,娜塔莉波特曼坐在四季酒店的貴賓餐廳裡,邊喝著脫脂牛奶,邊看助理剛剛送過來的報紙,看到關於《混亂之城》的那些炒作,心中總有股說不出的鬱悶。

這個墨菲斯坦頓簡直無恥到了極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