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影片的成功不僅僅跟影片本身有關,更跟所處的社會形勢有著密切的關聯,”墨菲並沒有讓她繼續等待,給出了自己的理由,“從社會大環境方面來說,911過去還不到兩年,阿富汗的戰火還在燃燒,全美經歷了太多的殘酷和傷痛,一部同樣殘酷的電影,極容易引起這些痛苦的回憶,反觀《芝加哥》呢?”

他笑了笑,說道,“歌舞,喜劇,嘲諷,歡快……還是著名傳統劇目改編,質量也有保證,它比殘酷更加討如今奧斯卡評委們的歡心。”

“但《鋼琴家》還是拿到了最佳導演!”蓋爾加朵反駁。

“就像你說的,”墨菲提醒,“羅曼波蘭斯基是個猶太人,《鋼琴家》反應的也是猶太人的歷史。”

他攤開手,“下面的話你可能不太願意聽,卻是全好萊塢公認的事實。”

蓋爾加朵似乎並不在意,“說吧,我不介意。”

“眾所周知,猶太勢力在好萊塢相當龐大,”墨菲淡淡的說道,“有諸多猶太評委的支援,保證羅曼波蘭斯基拿到奧斯卡最佳導演也不是太難的事。”

“但這是奧斯卡啊……”蓋爾加朵不太信墨菲的話,“奧斯卡評獎……”

“應該公平公正是嗎?”墨菲笑著搖了搖頭,“奧斯卡評委也是人,是人就會受到影響,奧斯卡不僅僅是影片本身的較量,更是一家電影公司從宣傳到發行再到公關的綜合能力的比拼,否則哈維的公司最近這些年怎麼能拿到這麼多奧斯卡獎?他可是好萊塢圈內公認的公關大師!”

他看了看思考中的蓋爾加朵,又說道,“最佳導演與最佳男主角可以給羅曼波蘭斯基和阿德里安布羅迪,但《鋼琴家》公關做的並不是很給力,即便評委們有所偏袒,也不可能把所有蛋糕都給這部影片,總要分一塊給別人吧?”

“別人中《芝加哥》最討評委的歡心,”蓋爾加朵漸漸明白了墨菲的意思,“公關做的又最出色?”

“就是這樣。”墨菲輕輕點了下頭,“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蓋爾加朵想了一會,說道,“有點道理。”

墨菲聳了聳肩,自從哈維韋恩斯坦和米拉麥克斯加入奧斯卡角逐以來,奧斯卡重量級的幾個獎項爭奪,就成為了一場公關盛宴,甚至可以說公關未必能獲獎,不公關的話肯定無法獲獎。

“你對電影業很感興趣?”墨菲忽然問道。

蓋爾加朵也不否認,“是有一點興趣,不過我現在更想盡快完成這次比賽。”

墨菲端起水杯喝了一口,“如果你想進入好萊塢發展,會比其他人有很多天然優勢。”

“因為我是一個猶太人?”蓋爾加朵也不笨,不難從墨菲之前的話中分析出這一點,“會得到很多人的照顧?”

“照顧談不上,”墨菲搖了搖頭,“不過在同等條件下,很多劇組和公司會優先考慮你。”

這幾乎是好萊塢的明規則,猶太裔演員在好萊塢獲得的機會更多。

當然,對於墨菲這些非猶太裔來說,這點怎麼都不會喜歡。

“你有興趣進入好萊塢嗎?”墨菲又問道。

聽到這話,蓋爾加朵又露出了警惕,“你認為我很有天賦嗎?”

今晚的派對上,有幾個自稱導演的人湊到她邊上,說什麼認為她很有表演天賦,適合他們劇組中的某某角色之類的話……

蓋爾加朵不傻,還有艾維尼沃這樣的人提醒,自然知道他們看中所謂的天賦是假,對她的身體感興趣才是真。

剛才的討論,她對面前的這個年輕導演多少有些好感,艾維尼沃說好萊塢是個充滿謊言的地方,對方最起碼在實話實說,而不是隻會違心的附和自己。

現在來看,他似乎與其他的那些人,也沒太多區別……

墨菲對這個女孩很感興趣,否則也不會直接走過來搭訕,剛剛說的話,也都是他的真實觀點,蓋爾加朵問到天賦時,回答自然也不例外。

“我們只是聊了一會,我又沒看過你的表演,”墨菲又一次搖頭,“我不能確定你的表演天賦,不過……”

他看著蓋爾加朵極其符合自己審美的臉蛋,“我確定一件事,如果你成為演員,因為這張足夠漂亮的臉蛋,會被大多數人歸類到沒有演技的花瓶行列裡,而且非常難以擺脫這類的稱號,尤其你還參與過選美比賽。”

任何人聽到自己被形容為花瓶都不會高興,蓋爾加朵也不例外,但對方明裡暗裡稱讚她的容貌,又讓她的心情在不知不覺間變好。

她深深的看了墨菲一眼,似乎想看透他的目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