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我和您一起去吧。”梅九峰笑嘻嘻地看著他。

“我老爸那邊的親戚,在京都人緣很廣的,說不定能幫上忙。”

“走吧。”曹明義點點頭,朝大門外走去。

兩人一上車,坐在後排的梅九峰面無表情的看了萬茜茜一眼,沒有搭理她。

“小峰,你好。”萬茜茜似乎沒看見,轉頭朝他微微一笑。

“萬小姐,你好。”梅九峰淡淡回了一句。

“去皇宮附近的四合院轉轉吧。”坐在副駕的曹明義說完後,頭靠在椅背上閉上了眼睛。

萬茜茜答應一聲,看著微微皺眉的曹明義,知道他的頭疼可能又發作了。

隨即發動著車,緩緩駛離停車場,朝皇宮方向開去。

九十年代初期京都房價每平1200元左右,60來平三居室兩三萬塊錢。

但買的人不多,因為當時還是單位分房居住。

人們也沒有買房的意識和觀念。

不一會,汽車停在附近一個商場門口。

三人下車步行朝四合院民房一帶走去。

一路上,曹明義仔細看著這些大小不一,居民有多有少的院子。

前世的自己,曾經在這裡花費上億元購買了一座四合院。

想著過幾年退休後,安靜的生活。

可沒想到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改革開放後,特別是八十年代初在京都,面積小一點的四合院也就一萬塊錢一套。

但為什麼沒有人願意買呢?

不是不買,而是根本買不起!

1981年的全國人均年工資收入是722元,平攤到每月應該是64.3元。

千萬不要被這些平均值所迷惑,因為那時候,80%的工人每月工資都在20到40元之間!

就是九十年代,如果你有一萬元,那就算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了。

知名度絕不亞於現今的網紅明星!

80年代初,大米才1毛錢1斤,豬肉0.95元1斤,電影票12毛錢。

像土豆和西紅柿這樣的蔬菜,都是幾分錢1斤。

饅頭和油條几分錢一個,那時候過年的壓歲錢也就給一兩毛錢。

一瓶茅臺酒也就9塊錢!

八十年代小一點的四合院一萬塊錢一套,絕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