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春秋這個即將要去拜訪的楊大爺爺家,就不得不提一下他們楊家的族譜了。

眾所周知,他們楊家是屬於逃難過來落戶的,祖上過來的一共有楊友金、楊友銀、楊友銅三個兄弟,也就是春秋的太爺爺們,按照長幼有序,楊家的族長自然是楊友金一脈,同時他當初落戶的時候娶了當時楊家村村長的女兒,因為一些原因,現任楊家村的村長就是他的大兒子楊順,也就是他們要去拜訪的楊大爺爺。

楊大爺爺娶的是本村的大奶奶楊王氏,同時他還有個弟弟叫楊傑,娶的是隔壁張家村的三奶奶,不過兩人不在楊家村,因為當年三奶奶家裡只有她一個女兒,所以三爺爺搬出去了張家村,這個暫且不表,楊大爺爺還有幾個姐妹,只不過聯絡不聯絡這些春秋不得而知,畢竟不是她家的事。

楊大爺爺一共有兩兒一女,分別是大伯楊為進、二伯楊為升、大姑楊玲玲。

楊大伯可以說是本村的下一任里正了,只等她大爺爺不幹。楊大伯有三個孩子,大女兒楊春牙、大兒子楊春昊、小兒子楊春鵬。如今楊大伯分家和大爺爺一起住在村東頭,楊二伯搬到了村西口,兩家相處的倒也十分融洽,春秋來了這麼長時間是沒聽說過他們有什麼矛盾的,剩下的大姑楊玲玲則是嫁給了胡家村,據說是生了兩個女兒,反正春秋長這麼大從來沒見過就是了。

接下來就是楊友銀一脈,也就是春秋她們家的分支,相比他大哥,春秋的太爺爺可算是能人,光孩子就生了九個,一共七個兒子二個女兒,除了四兒子早逝外,春秋的幾位親爺爺可都過得好好的,除了幾個不在本村,剩下的身體都硬朗的很,其中她爺爺就排第五,姓楊名江。

至於楊友銅一脈的話,春秋還真沒聽誰提起過,反正楊家村是沒有她這位三太爺爺的後人的。當然,這也不排除什麼當年的愛恨情仇,畢竟這些事,大人們也不會特意和小孩子提。

楊大爺爺家住在村東頭的里正那裡,說是里正,也就是村長的意思,由於楊大爺爺是一名秀才,所以平時村裡孩子的啟蒙都是楊大爺爺負責,束脩不多,可以給錢,也可以給貨,反正他都不介意。春秋的二哥就是在這裡學了兩年之後才去鎮上的,而且楊大爺爺可喜歡他她二哥了,要不是兩家是同宗關係,沒準她哥都能多一個娃娃親了,想到這裡,春秋忍不住偷偷的笑了起來,這讓身旁的楊春明有些莫名其妙,完全不知道他妹妹的笑點在哪裡。

春秋看著一臉不知所措的二哥笑得更歡了,就如同你不知道我知道的秘密一樣。

中午時分,村子裡家家戶戶都生起了火,青色的煙霧從煙筒裡冒出起,升上天空在消失不見。春秋抬著頭左右搖晃,不管是看過了多少次,春秋心裡還是驚歎,就是那種田園風情的模樣真的讓人很難忘懷。

楊家村的房子多數還是土胚房,磚瓦房很少,就連他們家,生活的不錯,也才一半土培一半磚瓦。村東頭有間和周圍都不相同的房子,可以說是鶴立雞群,一水的紅磚白瓦,看起來比周圍那些土坯牆更亮堂大氣。

這就是楊大爺爺的家,楊春明拉著春秋站在門口,正低頭對春秋囑咐“一會兒進屋要聽話知道嗎?”

“知道”我又不是小孩子,春秋心裡翻著白眼感慨她哥真是太操心,不過面上還是規矩的不能在乖。

楊春明當然不知道他那心愛的妹妹此時正在心裡吐槽他,滿意的收到春秋的保證,楊春明這才一手拎著籃筐,一手拉著春秋走了進去。

春秋這還是磕破頭之後第一次來楊大爺爺家裡,不同於從外邊看起來的大氣,進門以後院子更加寬敞,地面上是明亮的花岩石,東西兩面那整齊的一排排的青磚白瓦房肅然挺立,春秋從開啟的窗戶裡還能看出那一排排整齊的桌椅和飄出來的墨香。

春秋這回算是見識到了她理想中的生活了,不說別的,她楊大爺爺家就很符合她的想法啊,同時心裡也默默的下著決定,將這種房子立為她的奮鬥目標。

楊大爺爺家的院子裡沒有人,不同於別人家的熱鬧,空曠的院子裡顯得冷青,楊春明向著四周看了看,也不知是去主屋,還是去偏屋的書房。

就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西面那書房的門突然開啟了,走出來一個穿著白衫,滿頭白髮留著白鬚的老人,看起來精神抖擻,和藹慈祥。

楊春明眼神一亮,連忙拉著還在yy的春秋跑了過去,“大爺爺,明兒來看您了,不知近來身體可還好?”楊春明跑到楊大爺爺身邊的時候,連忙鬆開春秋的手,整理了一下自己顯得有些雜亂的衣服,正經的行了拜師禮。

“哦?老朽出來的巧,原來是明兒哥回來了啊”楊順在書房裡呆的時間長,有些胸口發悶,剛想出來透透氣,緩解一下,沒成想眼前突然跑出兩個孩子,定睛一眼,原來是老五家的孩子,所以面帶和藹的詢問“爺爺身體依舊硬朗,不知明兒哥學的如何啊?”

“學生不才,學的還算可以”楊春明一臉謙虛。

楊順聽完後襬擺手,“明兒哥不要太謙虛了,李夫子和我都有書信來往,他可是都和我說了,你的學問做的非常不錯,大爺爺我的臉上也有光啊”楊順說完一臉感慨,一方面:他欣賞眼前這個孩子,無論是學識還是膽識方面都可以說是天才不為過,另一方面:他是他們楊家本族人,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會虧待他們自己家人。

“那是夫子抬愛,學生萬不敢當”楊春明一臉認真,讓楊順看著心裡更是舒坦,不自大不自卑,這很好。

“恩,最近可有什麼不懂的?大爺爺今日無事,可以隨你交流一番,這就隨我去書房吧”楊順說完,就領著一臉激動的楊春明離開了,絲毫沒有注意到一旁的路人*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