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上山(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幹就幹,春秋站起身子拍拍屁股,抬頭望了望周圍,挑了一條看起來還算好走的道路。
和春秋估計的沒有錯,她果然看到了一片已經落花的金銀花,唉,春秋無奈的嘆了口氣,早知道就應該早點來啊。
除了金銀花,春秋還在周圍看到了枸杞樹,落葉灌木,樹高達2米。分枝極多,枝細長,拱形,有條稜,表面淡綠色。漿果卵形或橢圓形,果實成熟顏色為深紅色或橘紅色。這是她之前從書上看到的對枸杞的描述,對照著眼前的樹木,確實是枸杞。可惜現在還沒有成熟,春秋只能看看了,枸杞果實為間歇式成熟,生產上一般按果實成熟期將其分為:春果枸杞、夏果枸杞和秋果枸杞。6月至7月初成熟的果實,即老眼枝果實為春果枸杞;7月上旬至8月份來自於當年春枝的果實稱為夏果;9月至10月成熟的果實為秋果實,在從枸杞子的採摘週期來說,一般初期為6月中旬至6月下旬,79天採摘一次;盛期為7月上旬至8月下旬,56天採摘一次;末期為9月中旬至10月下旬,810天採摘一次,看著眼前的幾株枸杞樹,現在才四月下旬,最快還要一個半月呢,看來她要時刻來盯著了,不過枸杞全身是寶,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春採枸杞葉,名天精草;夏採花,名長生草;秋採子,名枸杞子;冬採根,名地骨皮”。春秋想到這裡,既然果實採不到,那就摘葉子也行啊,天精草,枸杞葉的別稱,中醫稱之為“天精草”,味苦、甘、性涼,入心、肺、腎四經。屬於補益藥類,具有補虛益精、清熱明目之功效。主治虛勞發熱;煩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帶下;熱毒瘡腫。《食療本草》記載,“堅筋耐老、除風、補益筋骨、益人去虛勞”說的就是枸杞葉。
春秋看著眼前的這片片嫩葉,還是忍不住伸出了自己的手,採了能有一籃子才罷手。春秋滿意的點點頭,記住了眼前的位置,這才向前走去。
應該說枸杞樹給春秋開了一個好頭,離開之後,春秋又陸續看到許多中藥材,雖然沒有什麼特殊的療效,可是都能賣錢啊,春秋放下籃子,認真採摘起來,不知不覺,籃筐已經裝了半滿。
何首烏,又名多花蓼、紫烏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烏屬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塊根肥厚,長橢圓形,黑褐色。生山谷灌叢、山坡林下、溝邊石隙。產於陝西南部、甘肅南部、華東、華中、華南、四川、雲南及貴州。其塊根入藥,可安神、養血、活絡,解毒(截瘧)、消癰;制首烏可補益精血、烏鬚髮、強筋骨、補肝腎,是常見貴細中藥材。
春秋看著眼前這藤蔓狀的,葉片為心形,分枝極多的屬於藤條植物,默默的背出了它的習性特徵。何首烏最早自《本草綱目》,其中記述:漢武時,有馬肝石能烏人發,故後人隱此(何首烏)名,亦曰馬肝石。而且唐代李翱有《何首烏傳》雲:“何首烏苗如木藁光澤,形如桃柳葉,其背偏,獨單,皆生不相對。有雌雄者,雌者苗色黃白,雄者黃赤。其生相遠,夜則苗蔓交或隱化不見。可見何首烏的最早發現時期是跟早的。
而且別的不說,中草藥主要以人參,靈
芝,枸杞,何首烏出名,眼前這株何首烏完事全都挖出來,應該能賣不少錢呢,春秋立馬掉進了錢眼裡,彎腰將藤蔓剝開,低頭用剷刀挖了起來。
等到春秋拖著那滿滿的籃筐回來的時候,春花早就躺在一邊的樹底下睡過去了,春秋站在一旁擦了擦滿臉的汗珠,將春花叫了起來,在這裡睡著,也不怕著涼,雖然已經是四月份的天氣了,可是山間的潮氣還是不少的。
“恩?三妹你回來啦?”春花被春秋推醒,揉了揉眼睛坐了起來打個哈欠。
“是啊,大姐過來了嗎?”春秋擔心大姐發現她不在這裡,這要是告訴袁氏她可就完了。
“沒有呢,大姐就喊過一句,我說你小解去了,大姐沒發現”春花有些得意,不過等她看到春秋籃筐那一一堆樹葉和一個個黑褐色橢圓形的東西時,有些驚訝“這些都是你採的?有啥用嗎?”
春秋看著春花一臉驚訝的模樣,有些好笑,這些可都是寶貝呢,“當然啊,你忘啦,之前咱們和阿奶上集的時候不是有人賣過這個嗎?叫什麼何。。何什麼來的?我不記得了,不過那個老爺爺說可值錢了”春秋假裝自家想不起來的樣子說道,反正春花姐早就不記得了,到時候阿奶問起來好有一個不至於被人懷疑。
果然聽完春秋的話,春花有些愣神有些疑惑,她不記得了啊,不過又有印象,“是啊,老爺爺確實說過值很多錢”春花點點頭,那個老爺爺她記得,別的就不知道了。
“是吧,二姐,你幫我拿一點,咱們明天在過來挖,到時候賺了錢可以買好多糖果嘞”春秋繼續忽悠,她就不信春花不上鉤。
“真的能買好多糖果?那咱們明天要來挖吧”春花聽到有吃的果然眼睛眨都不眨同意了,有錢買糖比什麼都重要。
“嗯嗯,明天咱們一起過來挖”春秋低頭回道。
又將籃子裡的東西放到了春花那邊一些,春秋才鬆了一口氣,忙完了這些,春秋有些累了,扶著樹木坐下來,伸手拍了拍有些發酸的大腿,又伸了伸懶腰,就等著楊春妮挖完野菜過來叫她們一起回家。
。文學館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