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的人類萬萬沒有想到,那個少年的突發奇想,竟然真會成為他們日後前進的目標。

魔力的研發,一開始並不順利,甚至有些困難過頭了。

那個時代,微觀領域雖然也有較大的發展,但從來都沒有進行過細緻的運用。

這是一項全新的挑戰。

探討完其他計劃的可行性之後, 多個計劃同時並行,開始彼此競爭。

競爭是生命的重要一環。

在那遠古,生命趴在海底一動不動的埃迪卡拉紀,所有生物只是一動不動的肉片,但當有一隻生物動起來,他就比身邊的其他生物更具競爭優勢,能夠得到更多的機會和生存空間。

為了在那些會動的生物手下奪得更多的生存空間和更多的機會, 其他生物也紛紛動了起來。

演化之手自此一發不可收拾,終於在寒武紀迎來物種大爆發。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沒有競爭的世界,終究只會成為一潭死水,擺爛會成為一種常態。

知道這一點的人類,哪怕全部聯合在一起,也沒有一起吃大鍋飯,而是透過競爭的方式,不斷推動社會的向前。

研發魔力的過程困難重重,但是在無數人的努力之下,還是得以攻克。

過去的日子裡,各種科幻家已經用天馬行空的想象,構建起了一種一種可能。

研發魔力的研究員從各種科幻中,得到了靈感。

他們嘗試將粒子鋪展開來,在上面製作微型電腦,利用環繞粒子的電子儲存能量,從而製造出了最早的魔力。

這樣製造出來的魔力,有著諸多的缺點。

這些缺點在日後的研究之中, 一步步克服了。魔力也從一種粒子電腦運作,變成了兩種粒子電腦運作。

電子在原子核外運動,與原子核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互作用。

吸收外界能量時,電子本身能量增大,運動速度加快,更容易擺脫原子核的束縛而脫離原子核。情況類似於人造地球衛星,倘若地球衛星獲得更高的能量,速度就會加快,可以擺脫地球的束縛,甚至擺脫太陽系,飛向宇宙。

當電子被吸引而俘獲時,運動速率降低,導致電子自身能量降低,多餘的能量就會釋放出來。

兩種電腦粒子可以根據改變自身的性質,將儲存在電子之中的能量釋放,或者透過某些手段將周圍的能量儲存自身。

解決一個問題之後,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

但是在研究人員的不懈努力下一個接一個的解決。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由於是在微觀理解上進行雕刻,生產效率極其的低下,經過幾個月日夜不停的生產,也只獲得了一小罐魔力。

這一小罐魔力, 分別分給了新成立的指令輸入科和生物實驗科。

指令輸入科,負責給粒子電腦輸入各種指令, 植入【法陣】。

而生物實驗科......

由於兩種粒子趨於穩定的時候,性質和氧和炭相似,而炭和氧,又是構成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頭的人對魔力如果作用在生物之中很感興趣,也想看人類在魔力之中活動會不會受到影響,於是特地建立了這樣的部門。

而魔力開發,也在這裡遇到了重大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