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臺松差點置林家於絕境,按理說林家和澹臺家有不共戴天之仇,澹臺家得此下場,也算是咎由自取。

只不過澹臺家敗落如此之快,實在是出乎她的意料。

一個百年的世家,就此分崩離析,竟不曾在朝堂上翻出一絲水花。

而澹臺家的這些醜事也都翻了出來,在民間,也沒人會對澹臺家抱有一絲同情。

林紫蘇嘆了一口氣,想起出來的時候不短,準備吩咐琥珀一起回府,樓下傳過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加急!八百里加急!”

樓下一個軍士騎馬在大街上疾馳而過,路上的行人紛紛讓路。

所謂八百里加急,就是傳訊的人全程不停歇,就連吃飯也都是在馬匹上解決。每到一處驛站就換上一匹馬,直至達到目的地。

一般來說,傳遞一次八百里加急的信件,傳信人消耗極大,非死即傷。因此,非到萬不得已,不會用八百里加急送信。

百姓的注意力立時就澹臺家的風花雪月轉到了這封八百里加急上,紛紛猜測著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有人猜測說,是北狄又攻入了潞原;

有人猜測說,近日天象異常,定是江南發了水災;

有人猜測說,上次用上八百里加急,還是幾年前的隴右地動。

一時間,京上空城籠罩了一層陰雲,酒樓裡的茶客紛紛離席,方才還熱熱鬧鬧的酒樓頓時冷清了起來。

沒有了外面的喧鬧,琥珀也覺得沒什麼意思,勸說著林紫蘇回府。

這一次似乎是,兩人回到府上不久,掠影就從楊興堯那裡帶來了八百里加急的內容。

關中匪首趙全貴連下關中六城,秦京危在旦夕。

風雨突至,猝不及防。

雨滴噼裡啪啦的拍在了地上,濺出一個個泥坑。泥坑裡的水匯聚在了一起,形成了一道又一道的小河。

紫禁城中,剛剛離開朝會的文武官員,因這個遠方的軍報,又被緊急召在了一起。

百官皆是心懷忐忑,太平日久,很多官員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危局,根本不知該如何應對。

這其中最為忐忑的,當屬威遠侯方欒。

昨日他剛和皇帝打了包票,並推舉了自己的幾名心腹署理關中軍務,然而軍令還未發出,關中就傳回來這樣的一份軍報。

方欒自己是靠剿匪積的軍功,對叛匪的戰力還是有很清楚的預估。

能連克六城的叛匪,這可不是隨意就能打發的。

“陛下,臣以為,國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如今北狄戰事已歇,當務之急,就是儘快與北狄和談,由長安侯揮軍西進,剿滅關中叛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