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六 納采(第1/2頁)
章節報錯
六月二十八,宜訂婚訂盟,忌動土置產。
這一日,正是禮部請欽天監看好的黃道吉日。
嫁娶之禮源於周,《儀禮》有云∶“婚有六禮,曰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其後經歷朝歷代演變,至大衍時,僅存納采、納幣、親迎三禮。
得了皇帝的指示,禮部不敢怠慢,當即按著民間的習俗到林家下媒,林家隨之也送出了草貼和林紫蘇的生辰八字。
因是出自於賜婚,納采之禮省去了說媒和相親,步驟就簡單了許多,不過就是禮部出面和林家交換了庚帖和定帖。
兩人的八字自然是天作之合,合八字問卦省略了過去,就等著雙方換了定帖,約定好納徵的日子,這納采的步驟就算完成了。
禮部右侍郎容宗厚這兩日累的夠嗆,因謝晞一直在催禮部衙門守著,他只得馬不停蹄地在紫禁城和林家往返,臉上已然曬脫了一層皮。
換了庚帖之後,容宗厚終於在心裡舒了一口氣。
左右女方還小,下面就沒必要如此著急,就算在一年之後進行納徵之禮也不算晚,和林家約好日子之後,起碼半年之內不用再和謝晞打交道。
然而謝晞卻絲毫沒有放過他的意思,催著他去林家交換定帖,早早地安排納徵。
納徵又稱作“定聘”、“聘定”,聘定之後,這門親事便是完全定了下來。
照說經過了賜婚,謝晞和林紫蘇的婚事已然無法更改,沒必要如此著急。
民間的風俗,娶妻嫁女,從納采到納徵,起碼得一個月之後。
謝晞是已經受封的藩王,藩王大婚,更要顯的慎重,按禮部的章程,納徵至少要半年之後。
禮部將章程報給皇帝后,謝晞當即就跳了起來,不住地催促著禮部修改章程,甚至還跑到了禮部衙門圍堵禮部尚書錢敏中。
錢敏中既不敢得罪皇帝,也不願意去惹謝晞這個混世魔王,只好任由著謝晞胡鬧。甚至還專門找了容宗厚關照,吩咐他儘快和林家約定好日子。
交換定貼是這納采禮中極其重要的一環,也算是林家的大事。林遠志唯恐畢氏應對不及,提前了一天休沐在家,指揮著家人準備著定貼所用的物事。
午時剛過,大門外就響起了鞭炮聲,緊接著林遠志將容宗厚迎進府裡,隨著容宗厚一起過來的,還有皇后身邊的王嬤嬤。
畢氏也是從黃花大閨女過來的,也還記得民間成婚的規矩。納采到了最後,男家若是對親事滿意,未來的婆婆會將備好的簪子插在準新娘的頭上,謂之插簪。
皇后身份尊貴,自然不便出面,今日便由身邊的王嬤嬤代替。
幾人剛在花廳按主客坐定,畢氏正要客氣幾句,門房一個夥計飛跑進院子,氣喘吁吁地說道:“老……老爺,敦王殿下到了!”
按規矩,今日只是男女雙方定下納徵的日子,根本用不著謝晞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