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暉深以為然,衛王這些年內,所犯的事著實是不少,御史那裡的參奏也時常有。但衛王府始終能屹立不倒,和皇帝的縱容是分不開的。

如今皇帝大病初癒,只要有別的事分散一下心神,恐怕就會將此事放在了一旁。到那時,他再找個機會為謝晏求情,此事就算揭了過去。

可這個由頭卻也不太好找,事情太大的話,怕是還會引火燒身;事情太小的話,又無法引起朝臣的注意,最好是那種既耗費時日,又無傷大雅的大事。

虞師中說道:“老朽這裡有兩個法子,請殿下參詳一二。”

“往日我們能掌控那些官員,無非就是拿了他們的短處,他們畏懼我們,這才願意聽從我們的吩咐。若是傳出去風聲,說他們的這些把柄到了陛下的手中,您說他們會有怎樣的反應?”

謝暉抿緊了嘴唇,說道:“你是想渾水摸魚?教百官人人自危,然後就放過衛王?這也不失為一條好計,不過虞先生,咱們本意是為了將此事掩蓋過去,這樣一來,反而將此事擺在了明面上,一著不慎,就會引火燒身。”

虞師中點頭稱是,接著又道:“殿下慮的是,那就只能用另一個由頭了,幾位殿下如今都已到了選妃的年紀,殿下不妨勸一下皇上,及早安排選妃事宜。”

“選妃?”

謝暉凝神想了片刻,臉上泛出些笑容,頷首說道:“這個由頭倒是不錯,選妃也是國之大事。父皇前些日子提過多次,要不是這個月朝中的事情比較多,怕是本宮的皇子妃早已選定了。”

虞師中滿臉堆笑,說道:“殿下若是同意,老朽也跟下面的人說一下,讓他們造造勢,給陛下一些壓力。只是委屈殿下了,到時候府上可是要有許多雞毛蒜皮的小事。”

謝暉擺了擺手,說道:“談不上什麼委屈不委屈的,不過這人選嘛,到時候還得讓我母妃精挑細選才行。那些高門朱戶的千金小姐,個個都有自傲的心氣兒,我可不喜歡。小門小戶的姑娘,反倒是容易把控,不會壞了咱們的大事。”

兩人還在計議著一些細節,卻是沒想到,皇帝的動靜,比他們還要快上一些。

當晚,皇帝就召了威遠侯、昌國公和內閣,商討幾位皇子選妃的事宜。

在大衍一朝,皇子選妃皆是有章可循,不論是細節還是章程,都有定好的規制,其實沒什麼可更改的。

但皇帝卻是專門和禮部交代,二皇子和敦王的正妃人選他已經看好,不必再進行遴選。

威遠侯知道皇帝話中的意思,二皇子妃八成是內定好自家的姑娘,欣然表示認可。昌國公梁廣向來沒有什麼主見,毫不猶豫地就表示贊成。

到了內閣那裡,卻是遭到了群臣異口同聲的反對。

禮部尚書錢敏中當即就跳了出來,指責皇帝此舉不合禮制,有違祖宗之道。

內閣眾人平日裡心思各異,但在選妃這件事上,意見卻是得到了空前的統一。

其實理由也是很簡單,朝廷行事,自有一番章程。若是任由皇帝異想天開,久而久之,還如何去制約皇帝的一舉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