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向心思深沉,很少和旁人聊太多。

是以除了謝晞之外,其他的幾位皇子和公主,都對這個父皇敬而遠之。

難得皇帝露出慈祥的一面,謝曜正要和皇帝暢敘父子之情。

那知皇帝開了頭之後,猶如開啟話匣子一般,不等謝曜說話,下面教導的話一股腦的說了出來。

“眼下大衍局勢紛繁複雜,你初登皇位,根基難穩。好在你還有幾個兄弟,雖不見得能幫你力挽狂瀾,但總能幫你分擔一些雜事。”

“百姓們常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咱們皇家更是如此。只要你們兄弟幾個和睦,那就沒什麼解決不了的難題。”

關於皇帝的這個態度,謝曜已經聽過了好幾次。

聽皇帝舊事重提,謝曜心中的那一絲感動當即煙消雲散。

謝曜心中頗為無奈,祖宗早有遺制,嚴禁宗室參與朝政。

最主要的是,他的幾個弟弟,他也沒有能看上眼的。

三弟謝暉陰險狡詐,四弟謝晞放蕩不羈,六弟謝昀吹毛求疵,還有那個八弟謝晫年紀幼小,都不能交付大事。

更何況,眼下他的太子位置可是好不容易得來的,身後還不知道有多少人覬覦,豈能把大權交給旁人?

“父皇,當年太宗武皇帝可是有嚴令,同姓藩王不得參與政事,兒臣……兒臣……”

皇帝本來還是和顏悅色,聽到謝曜這句話,當即打斷道:“此一時,彼一時,當年太宗武皇帝雄才大略,不忍見宗室子弟汲汲於名利,這才下了旨意,讓子孫後世安享富貴。可如今呢?一個個揮霍無度,仗勢欺人,藉著宗室身份盤剝百姓。時至今日,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長此下去,我大衍焉得不亡?”

謝曜知道父親說的是實情,不過心中有些不以為然。

宗室子弟養尊處優也不是一日兩日了,英明如睿宗,國家危亡之時,不但沒有削減宗室的開支,反而開出更優渥的待遇。

這樣的舉動,絲毫不妨礙睿宗成為一代英主,上至宗室功勳,下至平民百姓,都對睿宗讚不絕口。

可見,國家興亡與宗室並沒有太大的干係。

謝曜雖是這樣想,當著父親的面,他可不敢這樣說。

他斟酌了片刻,說道:“父皇不必太過憂心,宗室積弊由來已久,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解決的,”

暮色漸漸降臨,一盞凸月早早的在天空中升了起來,在湛藍的天空上留下一個淺淡的影子。

父子兩人說著話,朝前緩步而行。

一直走出了幾十丈,皇帝沉聲說道:“曜兒,既然早晚都要解決,那就從朕這裡開始,從朕的兒子們開始。等你們大婚之後,朕先把小四兒派出去,先讓他在西南站穩腳跟。屆時你掌控朝綱之時,也好為你添一份力。”

謝曜心中覺得不妥,偏偏皇帝說了出來,又不好當面反駁。

謝曜囁嚅著說道:“父皇,兒臣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聽說四弟和滇王世子一向關係不錯,兒臣恐怕……滇王府一直是朝廷的大患,四弟去了西南,若是和楊家聯手,那西南的局勢就無法收拾了。”

皇帝聽的極其認真,待聽完謝曜的話,意味深長地看了謝曜一眼,忽地大笑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