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若谷心中鄙夷,嘴上仍是客氣說道:“殿下不必慌亂,如今金瀾關有精兵把守,烏普還有兩萬精騎,就算北狄想翻臉,也沒有那麼容易。”

“這些道理我焉能不知?這是我入主東宮以來,父皇交代的最大的差事,滿朝文武都盯著和談,若是出了什麼差錯,豈不是要在天下人面前丟盡臉面?”

謝曜對和談極為上心,決意要給天下人一個漂亮的答卷。

但他似乎是高估了和談的影響力,京城裡百姓眼下最關注的,並不是和談,而是禮部的選妃。

今上一向對後宮之事看的很淡,自從登基之後,期間也就是舉辦過一次選妃大典。

算起來,那也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難得這一次皇帝肯為了幾位皇子選妃,對於那些有適齡女兒的戶家,這可是不可多得的好機會。

因太祖當年有令制,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皆從平民女子中選取。

到了今上這裡,形制略微有些走樣。

敦王殿下早早的定了康寧伯府的大姑娘,太子殿下看來也是要選威遠侯府的二姑娘。

不過餘下的位置還多,終歸還是有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機會。

因此,京城上上下下,都將目光放在了選妃上。

各地州縣共推舉了五千位適齡女子,先是由禮部篩選,接著才是由後宮的幾位貴人評定,選出最終合適的人選。

經過了半個多月的時間,選妃已經進入了尾聲。

雖然選妃是在內宮舉行,還是不住有好事者打聽,到底是那些人得了貴人的青眼。

而宮中內侍何止千人,總有些嘴上把不住門的,把宮裡的動靜透露給了外間。

據說,眼下的人選當中,有一位姓鄭的姑娘,得了唐莊妃的看中,即將成為未來的三皇子妃。

“鄭佩瑤?”

在京中的康寧伯府上,林紫蘇聽謝晞說出了這個名字時,只覺聽著甚是耳熟,一時又想不起來是誰。

“你還記得那個鄭陌塵嗎?對,就是咱們在七夕遇到的那個算命先生。”

還是謝晞替她說出了答案:“聽說岳父大人和鄭陌塵關係不錯,這鄭佩瑤,就是那個鄭陌塵的女兒。”

林紫蘇腦海裡頓時浮現出那個文靜俊秀的少女,當日鄭陌塵帶著鄭佩瑤到府時,兩人也算是有幾句話的交情。

聽說她竟然要嫁到謝暉那裡,不由暗暗替鄭佩瑤可惜。

謝晞提起了此事,就將自己打探到的相關訊息也說了出來:“聽說這個鄭佩瑤,是駱府的三老爺駱文歆的外室女,只不過駱文歆不認賬,就成了鄭氏女。”

關於鄭佩瑤和駱府的瓜葛,林紫蘇倒是第一次聽說,問道:“宮裡選妃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家世清白,鄭家姐姐要是有這樣的身份,怎麼會選到宮裡去?”

說起其中的原由,謝晞笑的甚是痛快:“母后不管選妃的事,選妃的人選,都是唐莊妃說一不二。唐莊妃和章賢妃一向不對付,既然有了這麼個機會,自然要藉機噁心一下章賢妃母子,讓他們沒了臉面。”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