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越嶺數十萬裡後,一個廣闊的平原出現在眼前。

可以看到無數簡陋的村落城郭,錯落有致的分佈在遼闊的大地上。

“老師,這就是我們烈山氏了。”

徐君明點了點頭。

“看樣子,你們丁口不少。”

“差不多有三京。”薑石年臉上透著自豪。

“三京?那可真是大部了。”

洪荒計數單位,分別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

三京,就是三萬兆。

可以想象人口之多。

徐君明遊歷洪荒多年,除了伏羲氏,還沒見過那個部落的人口能超過烈山氏。

當然不周山地域的白氏、有巢氏、鳳氏、大庭氏、薛氏、防風等,最早跟著徐君明的十八部不算。

他們當中,人口最少的也有三百垓,人口最多的有巢氏已經達到八十秭。

所有不周山地域人口加起來,已經接近一穰。

徐君明不知道整個東荒人族的數量是多少,就算比不周山人族多,也很有限。

畢竟種植養活的人口比狩獵多太多了。

“看來烈山氏已經以種植為主了。”

“老師慧眼,正是。除了臨山的村落,基本都會種五色稻。”

“五色稻?不是黃粱米?”

“五色稻是弟子在十萬年前,在巫山中嘗百草時,偶然發現,進而在族內推廣,烈山氏也擺脫漁獵,在這片山海間的平原上繁衍生息,日漸興旺。至於老師所說黃粱米,弟子從未聽過。”

徐君明微微點頭,心中暗道。

“不知道是因為太過遙遠,還未從宛丘傳播過來;還是伏羲有意先以黃粱靈米壯大本族,奠定無可置疑的絕對優勢,鞏固伏羲氏的霸主地位,才向外傳播。”

根據他跟伏羲的接觸,只怕後者居多。

這位在後世被無數讀書人吹捧的聖皇,到底是一位統御人族千萬部落的皇者。

勾心鬥角、利益平衡的帝王權術,肯定精熟於心。

但不管如何,徐君明和崇山已經離開了宛丘。

“走吧。”

薑石年雖然很想問問什麼是黃粱米,但看老師平靜而威嚴的神色,猶豫了一下沒有開口。

牽著牛下了山坡,前行數千裡後,周圍的土地變得平坦起來。兩側也不再是荒草沙坡,而是收拾整齊的田地。

裡面栽種著半人高,通體碧綠的植株,猛然一看跟後世的水稻真有幾分相似。不過在靈氣的滋養下更高,更粗,更壯。

“這就是五色稻?”

“是。現在是五月,五色稻還在生長期,等到七月,它能長到五尺高,並開始抽穗;十月份,稻米開始綻放赤、白、青、黃、黑,五色光彩,便成熟了。”

“你這裡有五色稻種子嗎?”

“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