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七章太古五聖(第2/4頁)
章節報錯
崇山書院中,成就大羅的弟子才算是正式入門。
否則只能算外門弟子。
“藏山?”
“老師。”
防風藏山恭聲應道。
“白元行還未拜過祖師,錄入宗門名冊,你帶他去吧。”
“是。”
早就期待這這一天的白元行,恭敬的朝徐君明和伏羲行禮後,才隨防風藏山離開了大殿。
崇山的祖師堂並不在這裡,而是在不周山洞天內七玄峰之一的中央峰。
“道友培養的弟子都是出類拔萃之輩,元行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伏羲道。
“也是他運氣好。能的聖皇青睞,加以培養,若非如此,未必有他的今日。”
兩人簡單恭維了幾句,伏羲略一沉吟後。
“我有一言不知當問不當問?”
“聖皇儘管直言。”
“崇山一脈如此富足,又掌握著諸般領先諸部落的制度和寶物,為何不將它們傳於整個人族?”
“貧道乃玄門修士,無意人族三皇果位。傳下崇山這一支,也是機緣巧合。東荒人族主支,自有其道路,貧道無意攪亂天機,橫加干涉。”
徐君明沒搞什麼虛頭巴腦,直接開誠佈公,把本意說了出來。
伏羲眼中精光閃爍,心中略略有些意外。
他也沒想到對方會這麼直接說出來。
不過想想也正常。
人族三皇早就被人預定了。如果沒有強大的背景,就算積累了偌大的功德,也會死於各種意外。
但這種事,只限於幾個聖人和少數頂尖的混元大能知曉。
“他是怎麼知道的?看其修為也不過大羅金仙而已。看來在他背後,另有高人。”
“道友清心寡慾,實在令人讚歎,未來於道途上,必有一番大成就。”
“聖皇妙贊。”
略一沉吟後,伏羲繼續道:“道友,現如今東荒人族依舊以漁獵為主,生存艱難,每逢天災,凍餓而死者極多。崇山之下,有道友所賜黃粱靈米,三百步可收穫九石,對普通人族而言,堪稱神物。”
“伏羲懇請道友,看在東荒人族與不周山人族同屬一脈的份上,把黃粱靈米傳授東荒,使東荒人族部眾免於飢餓。東荒上下億萬萬之眾,必感念道友大德。”
伏羲抱拳施禮,言辭懇切。
對於他的要求,徐君明並不覺得意外。
黃粱靈米在早在三千萬年前的時候,他就傳授給了不周山人族。
三千萬年下來,不周山人族數量暴漲,修士的數量如雨後春筍,越來越多,有一半是此物的功勞。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神農能憑藉五彩靈稻,成為地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