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五章雲臺仙會(下)(第2/4頁)
章節報錯
“我等謹遵真人教誨。”
眾太乙金仙宏聲道。
無憂子緩緩飄落。
片刻後,雲臺三仙之一的玉林真人浮空而起。
跟自家師兄不一樣,他參悟的並非雷道,而是青木之道。
道行也比無憂子差了很多,只講到大羅天仙中期便停下了。
最後是雲臺三仙之一的虛真道人,他突破大羅天仙的時間還短,境界仍然停留在大羅天仙初期。
不過他參悟的是‘風之道’。
因為道行最低,所以在三仙中最快講完。
接下來便是鎮元子。
對這位大名鼎鼎的老仙,無數修行土木之道的修士,無不報之以最高的期待。
鎮元子雖非道門,但講道卻盡心竭力。
先講戊土,再講青木,從太乙金仙境界,講到大羅天仙,再到大羅真仙。
足足講了半日時間。
遠比雲臺三仙加起來還要長。
徐君明收穫巨大。
更準確的說,應該是龍帝收穫巨大,後者為七魄法身,神魂相連,大道相通。
徐君明領悟,便是龍帝領悟。
而五行之道,正是龍帝的主修道法。
這次得鎮元子之助,青木和戊土前進了一大步。以木濟火,以土生金,五行生剋之禮,丙火、庚金和葵水三道都會跟著進步。
鎮元子講道結束,得到了遠比雲臺三仙更多的感謝聲。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除了他講的多,而且高深。更主要的是,修行界正道人士中,至少有一半的人以五行為根本大道。
四成為風、雷,陰、陽和劍道。
剩下一成是因果、造化、天工、武道等道法。
之所以如此,除了五行、陰陽、風雷等道法,更容易參悟外;還因為它們傳承遠比因果、造化等更豐富,有更多的經驗可尋。
天長日久下來,強者恆強,弱者越弱。
除了少數大派外,散修中很少有因果、時空等道法傳承。
鎮元子安坐後,在場所有人都朝徐君明看了過來。
眼神中帶著審視,甚至是輕蔑。
很顯然,大家都認為他是憑藉門派之威坐在這裡,根本沒什麼真本事。
只有少數聽過徐君明講道的人,比如鎮元子、黎山老母知道,修為只有太乙金仙的徐君明,早早就把道行推進到了大羅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