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君切莫誤會,陛下絕無此意。”

連忙起身解釋後,“陛下之意,只是希望真君能承認這七州之地屬於大宋,至於管轄之權,仍在崇山書院手中,朝廷不會過問。”

徐君明一下明白過來。

這是隻要名頭,不要實權。

很符合趙佶的秉性。

“若是崇山一脈答應此條件,朝廷又會給什麼獎賞?畢竟,這也是開疆拓土之功。”

聞言,蔡京丟擲了他早就準備好的底牌。

“回稟真君,晚輩已然讓樞密使童貫,撤出了駐紮在朔方郡的綏德軍、保安軍和定邊軍,日後崇山書院可在其中自由傳道,朝廷絕不干涉。”

徐君明目光一凝,剛剛他只是隨口一問而已,未曾想蔡京還真是丟擲了一個讓他難以拒絕的條件。

朔方郡的面積兩倍於五原郡,雖然也是邊郡,人口不豐,但也然有百億之多。

而且比起五原、雲中和雁門,流經大宋全境的濁河,貫穿朔方全境,豐沛的水流灌溉了大片的土地,也讓此地成了邊塞諸郡中極為富裕的所在。

若是能拿下朔方郡,無疑能進一步增厚崇山書院的實力。

“此事是陛下之意,還是太師之意?”

“陛下高高在上,自然不會管這些小事。”

蔡京面帶微笑,眼神中透著自信。

“真君放心,只要晚輩在朝堂一日,朔方郡之事便無人敢置喙。”

“若是你離開朝堂呢?”

徐君明淡然道。

“相信那時候,崇山一脈的實力早已今非昔比,而真君的實力也足以應付一切詰責,包括那位待在燕山深處,洞天之中,不知道是死是活的太祖皇帝。”

蔡京的大膽出乎他的預料,居然敢不經朝議,瞞著皇帝,就把一座大郡劃給崇山書院。

果然不愧是六賊之首,能夠權傾天下的大宋宰相。

“若是一切如你所說,那七州之地我便獻於朝廷。”

蔡京大喜。

“多謝真君玉成此事。”

沒枉費自己處心積慮的謀劃,這件事總算是辦成了。

“還有一事希望真君能寬宏恩准。”

“何事?”

“朔方郡中所有事情,都可由真君一言而決。唯獨一樣,還望崇山一脈不要在朔方郡設定陣法,阻隔內外。否則,如此明顯,便是晚輩也難以在朝中周旋。”

得到了裡子,徐君明也樂於把面子還給蔡京。

“一切便如你所說。”

“多謝真君恩准。…晚輩家裡還有幾個孫輩資質不錯,不知可否拜入崇山門下,聆聽教導?”

“在崇山門下修行,非成道金丹不得下山行走,你捨得?”徐君明微笑道。

“修行本就是艱苦漫長之事,自然捨得。”

微微點頭後,“只要他們能透過崇山書院的入門測試,便可來此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