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金針聖母(第1/4頁)
章節報錯
……
徐君明按照這些孩子的年歲分了小學和中學兩個級別。
不是他不想設定高中,而是這個世界的孩子十六歲成年,即便他這裡有免費的書讀,很多普通家庭,也不願意看到一個壯勞力,閒置在這裡。
當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內院。
任何一個內院弟子,隨隨便便就能賺到足夠的銀兩。
不過每年能夠進入內院學習的人,堪稱百裡挑一,甚至兩三百人中才有一個,實在太難。
徐君明從前院走過,跨過一重垂花門後,眼前又是數萬畝空間。
這裡的孩子明顯年歲大了很多。
這就是中院,也就是他創設的‘中學’所在。
按照他的規劃,小學學習做人的道理,基本的數理化知識,以及強身健體的武術。
等十二歲進入中學後,才有四年時間來學習種植、養殖、冶鐵、紡織等求生的技能。
若是有武學天賦的,也可以繼續練武。
徐君明的崇山書院不培養官員,只培養普通人成家立業的能力和做人的道理。
這也是他積累功德的一種方法。
傳道授業,是所有積累功德的方法中,最上乘的。
只是這種方法見效慢,能夠持之以恆的修行人,幾乎沒多少。
相比之下,還是斬殺邪魔來的痛快。
再跨過一道垂花門,就是後院所在。
後院就是內院,這裡也有數萬畝大小,靈氣濃度比起前面兩個院子濃厚了十幾倍。
雖然地方很大,但這裡的人卻很少。
能夠進入後院的,都是有修煉資質的人。
徐君明所說的修煉資質,至少是中人之姿。
也只有中人之姿,才有機會成道。當然,也只是有機會而已,修行不刻苦,照樣到不了金丹。
若是下等資質,持之以恆三四十年,也有機會成就先天。但若是如此的話,還不如把有限的時間,放在享受生活上。
所以,七年來,崇山門下弟子行道途中碰到後,送回來的孤兒,再加上長安周圍方圓千里內普通人家的子弟,來到崇山書院求學的人多達二三十萬。
但真正進入內院學習的,也不過一千三百九十四人而已。
大部分都是中等資質。
上等資質的只有九十八人。
而極品資質,也就是擁有先天道體的人,只有兩個。
一個是已經拜在喬守心門下的司徒明月。
另外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