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比起童話故事,白以純更喜歡恐怖故事,那種更刺激。

童話都是騙人的,真實世界不會有那麼美好的故事,而且,小孩子才抱有童話幻想,身為大人,更應該成熟的接受現實。

第二天晚上,白以純又給張秀芳講了故事,這次是她喜歡的型別,鬼故事。

故事說完,張秀芳嚇得不敢睡覺,深怕做夢,夢見自己進入了那個世界。

《人皮娃娃》

在一個城鎮裡,有一個木匠,他一把年紀,至今未婚,陪伴他最多的是滿屋的娃娃。木匠有一個夢想,想要把自己的娃娃變成活人。

木頭做的娃娃再怎麼好看,都是木頭,不能和真人相提並論。

後來,木匠想了一個辦法,解決了木頭娃娃不像真人的問題。相應的,城鎮的孩童在不斷減少。

木匠工坊坐落在城鎮的中心位置,兩邊都很熱鬧,有賣糖果的商店,也有賣娃娃衣服的商店。

每次有孩子經過那塊地方,過不久就會消失,迄今為止,已經出現十幾個孩子消失的案例。

警察試圖找出兇手,檢查了每一個商鋪,始終找不到和孩子相關的線索,直到有一天,有人從木匠那裡買來了木偶,事情才有了眉目。

那些孩子只有五六歲大小,因為不懂世事,太過天真,被木匠用糖果和漂亮衣服引誘,上了當,被拐進了木匠的工坊。

木匠喜歡娃娃到了痴迷的程度,他製作的娃娃大小和五六歲的孩子一樣大,所以想到用孩子的皮套在木偶娃娃上。

他雖然是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由於經常幹活,力氣很大,而且要面對的都是小孩子,更不用浪費過多的力氣。

不能破壞孩子的皮,不能對他們下毒,所以木匠從背後殺死孩子們,留下完好的正面。

接下來的工作是一個細緻活,不能傷害外表,剔除內臟和骨頭的時候需要格外小心,經過幾次嘗試以後,木匠找到了竅門,越來越順手。

將孩子的皮進行防腐處理,再把剩下的骨頭部分扔到後巷子喂野狗。

為了儘快處理乾淨,木匠把孩子的肉切成一小塊,送給街坊鄰居,說兒子回來了,想要透過食物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快樂。

那些街坊不知道真相,收下了肉塊,間接成為了木匠的幫兇。

木匠看著披上人皮的木偶娃娃,眼裡面充滿了喜悅的感情,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圓滿了。當客人看到那麼逼真的娃娃,情不自禁受到吸引,買下了娃娃。

就這樣,滿屋的娃娃只剩下唯一一個陪伴木匠。

他雖然物質欲和創作欲都得到了滿足,心裡面出現另一種說不清的失落感,就好像什麼東西消失不見。

有一天,木匠恍然大悟,木偶娃娃是自己的全部,它們不是商品,是自己的家人。然後,木匠一個個去找回自己的娃娃,要是對方不同意,就用刀傷害對方。

漸漸的,整個城鎮的人都知道木匠在找娃娃,還傷害了商家的事情。原本別人找警察是想要解決受到木匠傷害的困擾,沒想到檢查出木偶娃娃的外皮竟然是人皮。

木匠被抓,在監獄裡依舊心心念念自己的娃娃。

經常有人聽到牢房裡傳來聲音——

“我的娃娃,我的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