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周衛國說道,“也好,既然我們現在是朋友,你要是真心想學,我願意把我所掌握的關於裝甲兵專業的知識盡數教給你。”

“真的?”

竹下俊驚呆了,他原本只是試著問了一句,在他想來,周衛國既然如此仇視日本侵略者,如今中日兩國又在爆發戰爭,他又怎麼可能會把掌握的裝甲兵專業知識教給自己呢?

可週衛國偏偏一口答應了下來。

這讓竹下俊感慨的同時,又暗道自己是以小人之心置度君子之腹了。

周衛國對他的坦蕩,這是一位摯友才會有的表現。

想到這裡,竹下俊越發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坦誠且珍惜自己與周衛國之間的友誼。

殊不知,

望著竹下俊的驚喜,周衛國何嘗又不感慨。

他在心底暗道:

竹下俊啊竹下俊,前世你我有師生之誼,你教我日語和劍道。

我們中國人向來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

這一世,我便把這份恩情還給你。

而另一方面,其實以竹下俊的聰慧,這裝甲兵專業絕對難不倒他,只是有了周衛國的幫忙,可以讓他更快的掌握那些知識罷了。

“衛國,多謝了!”竹下俊竟是朝著周衛國鄭重地鞠了一躬。

周衛國笑了笑,他知道這是日本人對待為師者的禮儀。

“竹下,別這麼誇張,我只是教你一些我掌握的裝甲兵專業的知識而已,又不是說要收你為徒,再說了,我也不是白教你,需要回報的。”

竹下俊連忙道:“衛國,你說,只要我能辦到的一定不會拒絕。”

周衛國笑道:“我聽說你經常去柏林的日本僑民區,也帶我去長長見識如何?”

這哪裡是什麼大事,竹下俊立馬明白過來,周衛國這不過是給自己順了一個臺階罷了。

他心裡記著這份情,笑道:“好啊,能邀請衛國你去日本僑民區,這是我的榮幸。”

於是兩人便約好,一旦得了空,竹下俊便邀請周衛國一同去柏林的日本僑民區做客。

如此一晃半個月過去,在周衛國的細心教導,外加上軍校嚴格軍事化教育的緊張氛圍刺激之下,同來的其他中國學員們的德語進步了不少。

又發揚中國人吃苦耐勞,與刻苦鑽研的學習精神之後,這一行中國學員們慢慢地讓同班的德國學員以及他國學員們刮目相看起來。

這天下午,學校給學員們放了半天的假。

竹下俊終於找到機會,請周衛國去柏林的日本僑民區做客,兩人便約了同行。

日本僑民區的日本人素質很高,對進出的客人都表現得十分有禮,一路上週衛國從容應對回禮。

這讓一旁的竹下俊又暗自心驚,他突然發現周衛國似乎對日本文化也並不陌生。

“衛國,難道你曾去我們日本留過學?”竹下俊有些好奇地問道。

周衛國搖了搖頭,“不曾。”

竹下俊驚訝地道:“那就怪了,我看你剛才應對不失禮節,似乎對我們日本文化也很有了解,再加上你這一口帶著京都音的日語,要是我不說你是中國人,恐怕這僑民區的所有日本人都會以為你是京都人呢!”

周衛國道:“有什麼好奇怪的,不過是看的書多罷了。”

“我不信!”竹下俊搖頭。

周衛國道:“你不信也得信,想了解你們日本的文化,只需要在中國的圖書館裡把唐朝的文化了解一遍,再從中找到你們學習過去的部分,那不就是你們日本的文化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