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八十三軍是好樣的!”孫鑫璞感慨道。

董成道:“不止我們八十三軍,還有六十六軍呢!六十六軍也有部分兵馬跟隨我們八十三軍一起從正面突圍。

另外聽我們旅長說,除了八十三軍與六十六軍的一部,七十四軍也選擇了從正面突圍,只是他們是從西向突圍的,似乎遭遇的鬼子更多,也不知道現在的情況怎麼樣了。

說起來我原以為只有我們這兩支隊伍選擇從正面突圍了,沒想到咱們獨立團早就提前一步殺出來了!”

孫鑫璞把光華門一直沒有失守,最後周衛國利用光華門將鬼子主力引進城中,然後趁機突圍的戰術大致說了一遍。

董成佩服道:“如果其他幾個方向的守軍都能像咱們獨立團一樣擋住鬼子的步伐,首都也不至於淪陷了!”

接下來隊伍一路東行,只是戰術卻被周衛國做了調整,不再是一路藉助偵察連避開日軍。

而是在確定附近有小股日軍之後,主動出擊。

以獨立團的戰鬥力,突襲消滅小股鬼子不自然不在話下。

將領們對此有疑惑,周衛國解釋道:“八十三軍與六十六軍一部同樣朝著東向突圍,他們在咱們的後面,由於隊伍更加的龐大,暴露的風險自然更大,咱們這邊只有主動出擊,儘可能多的鬧出動靜,吸引鬼子的注意,才能間接地替他們打掩護。”

聽聞此話的董成感激道:“團長,你們獨立團的大恩大德,我們八十三軍不會忘記的。”

“都是殺鬼子,守衛國土的兄弟部隊,還說這些做什麼?”周衛國寬慰道。

………………

夜十二時整。

獨立團再次脫離了一場戰鬥,一支日軍中隊直接被獨立團擊潰後撤。

至此,獨立團先後與日軍交戰多達五六次。

每一次都以單獨的小股日軍作為目標,且絲毫不戀戰,一旦偷襲得手,重創鬼子部隊之後立馬後撤。

這種戰術倒是與八路軍的游擊戰戰術有些相似,想到這裡周衛國忽然有些感慨起來。

倘若國軍可以做出正確的戰略佈署,以中華大地廣闊的戰略縱深來拖延日軍,並運用游擊戰等各種戰術拖垮消耗日軍的有生力量。

這場日軍與國軍之間的較量,勝負尚未可知。

只是瞭解過這兩支部隊的周衛國終究知道,國軍與八路軍之間有著最本質的區別——信仰是決然不同的。

如果說國軍是從舊軍閥之中脫離出來的不算太舊軍閥的部隊。

八路軍可就是完完全全的一支心懷信仰的新軍!

新軍的起初或許差強人意,可只要心懷這種信仰,塑建軍魂,一旦逐漸壯大起來,必將以燎原之勢席捲九州,勢不可擋。

相形見絀之下,國軍就讓人失望的太多了。

淞滬會戰的大潰敗與眼前這場保衛戰的大潰敗,人心的自私,軍心的背向,無不證明如此。

這也是為什麼前世周衛國在加入八路軍之後,後來再與國軍相遇,卻從未想過脫離八路軍重新返回國軍的緣由。

相反,倘若周衛國一早便是從八路軍走出去的,無論如何怕是也不會選擇加入國軍。

這兩支隊伍有著根本性質上的區別。

……………………

周衛國的計劃的確成功了。

跟在獨立團大後方突圍的八十三軍與六十六軍某部愕然地發現,日軍似乎都被吸引到了前部的某個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