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衛國在向衛戍司令部上乘的書信中,陳述了把南京城百姓留在南京城弊遠大於利的觀點。

其中一點觀點是:

戰爭在中國,自從春秋時的宋楚泓水之戰後,再無仁義可言。

在西方,自從拿破崙率領著他的軍隊不擇手段作戰席捲歐洲後,就由傳統的有限戰爭轉變成了絕對戰爭!

戰爭不再講禮求禮!

不存在什麼“君子不重傷”,不傷害已受傷的敵人。

不禽二毛,不俘虜老者——頭髮有兩種顏色的白鬢人。

不以阻隘,不以阻敵於險隘而取勝。

不鼓不成列,不進攻尚未布好陣的敵人。

紳士的戰爭等等!

“兵不厭詐”成了戰爭的主流,戰爭終究被殺戮,被攻城略地所代替。

至於生命,也在戰爭中如同草芥。

特別是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生死全由破城者喜好決定,一言不合,屠城之悲劇屢見不鮮!

日本對中國的狼子野心早已經是路人皆知。

欲侵略中國,鬼子絕不會使用單一的柔和手段。

武力鎮壓,血腥殘殺定不會少。

湯山鎮陣地上,日軍公然使用國際公約禁止的毒氣彈便是鐵證!

再加上我軍死守陣地,雙方戰火猛烈,將百姓置於城中,豈非殃及池魚?

先不論南京是否守得住,百姓置於城中便是最大的隱患,倘若日軍以卑劣之行徑對待南京諸民眾,吾等之大罪過也……

……

周衛國字字肺腑地說了許多,至於結果怎麼樣,他也心裡沒底。

不久之後訊息傳來,衛戍司令長官下令將南京守軍唯一退路——長江上的船隻全部銷燬。

以堅定全體將士誓死守衛南京城的決心。

不僅如此,唐司令還把三十六師佈置在面臨長江渡口的挹江門,下令如果有人試圖向城外逃跑,直接開槍格殺。

如出一轍的歷史似乎在重演。

周衛國緊攥著拳頭,在緊張之中等待著自己一直期待著的訊息。

九日上午,南京上空一碧如洗。

南京外圍也是一片寧靜,若非是知道城外早已經被大量日軍圍困,恍惚之間,這場慘烈的戰爭似乎都沒有發生過。

不久,南京城內突然空襲警報聲大作,依舊在南京城中的市民們連忙就近的往防空洞躲難。

很快,一群鬼子飛機從東南方向飛來。

只是飛機在空中盤旋過後,丟下的卻不是炸彈,而是如雪花飄散的傳單。

周衛國撿起一張一看,原來是鬼子的“投降勸告書”。

至於其中的內容,無非是鼓吹已經將南京城包圍的日軍人多勢眾,“南京是中國的古都,民國的首府。明孝陵、中山陵等古蹟名勝蝟集,實乃東亞文化薈萃之地,然貴軍如果繼續抵抗,南京將無法免於戰火,千年的文化精髓將會毀於一旦”云云。

不得不說,小鬼子這一招的確歹毒。

成千上萬的投降勸告書散落到各個部隊的軍官們與士兵們的手中,其中讀完內容,信念動搖者不知幾何。

此乃攻心毒計!

小鬼子倒是把如意算盤打得很好,竟想兵不血刃拿下中華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