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讓花生米成為流行(第1/3頁)
章節報錯
此時的唐人街商戶都在搬家,陳實給的價格是真的香,還有租房補貼陳實都給到位了。
大多人早就想出售,但這不是國內啊,又沒有拆遷啥的,買不下來就租,這就是陳實的策略,租期籤長點的。
總之,必須方便統一管理規劃,要不然沒法進行下去。
很多海外華人的窩裡橫是出了名的,沒有國內的凝聚力,更別說無名英雄和團結一心啥的,所以陳實也怕這樣的情況。
他以公司投資形式過去,帶了將近千人的大隊伍過去完成工作籤,後期還有人會過來,這次收購,陳實是真金白銀砸出來的,所以米國是非常樂意歡迎陳實的。
能給陳實開綠燈就開綠燈,而且陳實進軍的根本不是什麼米國的核心產業,而是一些餐飲之類的。
陳實走在街道上,掃了一圈,房屋首先要翻修一下,所有房頂加一些彩燈,就像國內的一些古鎮一樣,晚上看起來燈火通明。
還要引入一些古戲法,咱們的古戲法是老外學不來的,傳統手藝也要展現出來,比如捏泥人,畫糖畫等等。
包括古樂器展示,還有民族舞這些,要集中在一個區域展示,而不是分散表演。
怎麼打造一個具有競爭性的唐人街,這是陳實在思考的,還有就是如何推廣。
這都是需要一定的策劃的,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句話看似很有道理,實則不知名的酒如果在巷子裡,那可能一輩子沒什麼人喝。
米其林餐廳很多都在一些隱蔽的地方,但人家有特定的客戶去消費,還有不停地推廣。
不需要推廣的只有成熟的商業圈,那是前期有人已經推廣積攢出來的,後期完全看自己的品質和服務,但租金不可能便宜的。
如果一個商業圈非常的繁華,租金三年就轉回了買房的錢,因為即使一千萬一間店鋪也會有人租的,租下來的也不是傻子,可以保證盈利。
一個成熟的商圈,尤其是一線城市的,那帶來的經濟收入都是非常大的。
“你知道我們為啥一直沒有什麼大的餐飲品牌可以在國際立足的嗎?”陳實開口說道。
丫頭想了想說道:“是運營推廣嗎?”
陳實搖頭說道:“不是,是沒有工廠化,統一化,我們的餐飲全部依靠廚師,一個廚師一個味道,如果廚師不在,這店也就涼了半截。
最後很多老闆和家人成了廚子自己做,但還是沒法做連鎖,國內的很多連鎖大多是火鍋,為啥做火鍋?
底料口味都一樣了,那就是放東西進去,口味不是不辣就是辣的,但這種連鎖沒法向外推,就像很多國外的食物在國內也難推廣一樣。
比如阿三那邊的咖哩飯啥的,那邊人特別愛吃,可其他地方不愛吃,要做到適應每個地區的口味喜好,而且口味要永遠保持一致。
最重要的一點,要保證更新速度,你去吃一些歐美的大品牌快餐店,你知道這些大品牌到其他國家區域是怎麼做的嗎?
比如早期他們進入華夏的操作,一份套餐會贈送很多食品,都是小份的,然後還有個價格表,是單獨的小份,中份和大份。
當然,最早推出的品種也很多,都是四五十種,最後只留下十一二種左右,這部分是大家比較喜歡的口味,不喜歡的勸不聽淘汰掉。
定期更新的產品,也是在這十一二種篩選的口味中選取類似口味新產品,因為這些是客人幫你篩選過的口味。
就比如冰淇淋,歐美地區的甜度太甜了,亞洲地區根本不會習慣的,還有麥當勞和肯德基,咱們國內的肯定比歐美的好吃。
因為歐美的肯德基和麥當勞品種少,大多就是牛肉漢堡和炸雞啥的。
國內由於大家口味比較刁鑽,好吃的吃太多了,所以迫使麥當勞和肯德基必須要做的比百分之五十的餐廳味道好。
而必勝客和星巴克這些,國外的無論裝修個服務都沒國內好,差太多了,這就是適應。
這些連鎖品牌可以把在咱們國內好的產品,直接在歐美這邊變成新品上市,完成了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