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都當過首富,兩次把家產捐給國家,某信銀行是人家子公司而已,也歸國有,這就是格局。

如果換做其他人,比如之前一些人說陳實爛好人,還沒幾個錢就去幫丫頭和阿明的人,他們只看到了主角爛好人,然後一頓噴,都不會往後看到底為啥要做這些。

榮家當年不知道被多少人噴過,很多人有了財富都捨不得外漏,準確說捨不得沒有利益得付出,自己家人怎麼花,怎麼敗都可以,拿出去一丁點,那就心疼的不行,但你要從長遠看,看清形式啊。

有句話存在很久很久,但很多人都沒讀懂,那就是散盡千金還復來,散盡千金為何還能還復來?

那就是散盡千金可得平安,人脈,根基,經驗,有了這四樣東西,財富是可以快速積累的。

這個能學的來的,國內百年來就那麼屈指可數幾個家族,港島的霍家也算一個,至於港島的李家,基本涼涼的原因也就在此。

主要李家的李老爺子是當家人,他沒這魄力,猶豫了,然後選擇另一條路,他的後人也就跟著他的方向走了,這也是為了李家成敗就只有幾十年。

很多人會說李家還沒敗,那肯定的,不可能就這麼快敗了,但路被封了,想重新回來難如登天了,首先不管國外還是國內沒什麼人願意和他敢深度合作了啊,因為和他合作就等於封死了一條高速了,誰也不傻。

這一點,李老爺子的前輩,霍家家主,當年就是看的很透了,所以霍家這幾年的事業是風生水起,而且第三代人依然堅持霍老爺子的做派。

陳實怎麼說也是二十幾年後穿越而來的啊,資訊高度發達的時代,如果不是二十幾年後穿越而來,陳實可能也是看不透這一點的,因為資訊發達的時代,真的很快能讓之前不關注的事,被各類人總結出來。

以前懂得人,或者看透的人,這裡指的是普通人,不一定是什麼有豐功偉業的人,但卻對一些事物看的比較明白的人,之前資訊不發達,只能在小圈子把自己的看法說出來。

資訊發達後,傳播渠道多了,他這麼一說,瞬間有人會覺得,握草!真的是這樣啊!

所以陳實也知道一點,隨時準備千金散盡還復來,有些事都不用考慮,當機立斷,沒有猶豫的必要。

提前準備也是在陳實計劃內的,比如捐學校。

提前做好準備,總比遇事再去準備要好很多很多,陳實甚至這一點,其實當年比爾和股神兩人進軍國內市場,就是做慈善,你這個是沒法拒絕的。

只不過他們是帶著媒體進軍國內做慈善,後來大家才知道他們做慈善大部分為了避稅,但當時真的是沒人會發現的,也是因為資訊不發達,因為當時國外早就知道他們在幹嘛了。

噴一定要有一種魄力,懂得捨得,明太祖和漢高祖兩人就是典型懂得捨得的人。

雖然後來這兩人稱帝夠所作所為爭議很大,但這兩人都有個共同點,在打江山時期,都是可以將一切都給你,我什麼都不要的主。

所以那時候這兩人非常得人心,但後來的事,誰又說得清呢,或許權利的誘惑已經讓他們迷失了自己,亦或者之前的捨得都是他們偽裝的。

陳實走出學校,手裡拿著一個記者證,這是魔都衛視正規的記者證,陳實打了輛車,目的地是一所監獄。

“你去幹嘛的啊?看人的啊?”司機師傅得知陳實去的目的後忍不住八卦起來了。

陳實對司機說了一句話,他再也沒多問了。

“我去自首的。”

司機師傅······

這~還是別多問了吧,問多了,不去自首自己可能就要自焚了。

陳實哪裡會告訴司機師傅他去的真實目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