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準備去更大的資本市場玩(第2/3頁)
章節報錯
我更希望他們多投點,省的以後說我沒關照他們。”
鄭啟東拿起魚竿說道:“我們家追加到二十億美刀,目前可用的最大額度,這還是用股權質押轉過來的錢。”
陳實沒說話,他都沒敢說,他的錢,是從國內外銀行各種抵押貸款週轉來的,就是拆東牆補西牆,他現在很容易崩盤。
只要沒人投資進來,陳實堅持不了多久的,他屯了很多地皮,雖然便宜,但多啊,他一次性屯的量太大了。
這個月還國內銀行和個人的利息,下個月就要還R本這邊的,在過幾天還有泡菜國那邊的銀行利息。
要不然這麼多錢陳實是怎麼來的啊,他把所有產業都質押了,還有很多是民間過橋的。
不誇張的說,陳實現在是資不抵債了。
所以他是真的急,但他又要在鄭啟東面前裝作自己不急,最起碼鄭啟東家的二十億美刀進來,自己可以緩一口氣。
“你猜他們能投多少進來?”鄭啟東問道。
“可能比你想的還要多,目前看不清形勢,網際網路泡沫剛過去,所有人都不敢輕易入手一些產業,但房地產依然是最炙手可熱的投資專案。
而且歷史在告訴我們,房子確實是在和平年代增長最快最穩定的投資專案。
都說房地產泡沫,但目前也沒比這個更安全的了,尤其是一二線地區,只要沒有戰爭,崩盤的可能性太低了。
R本之前地產崩盤過一次,但核心的一線城市沒崩盤,只不過把幾個本來虛高的區域價格降下來了。
打個賭,那七家,可能一家拿出十個億美刀進來,然後一切走銀行做借貸,只要有一百億美刀作為支撐,我們這個想不起來都難。
到時候他們只想分紅,你要物業品牌,我要地產品牌,我們兩人如果始終站在一起,股份達到三分之一的話。
剩餘三分之二就不足為據了,怎麼拉也可以拉來幾個同盟的。”
鄭啟東擦了擦墨鏡說道:“如果馬來那家人也要你的地產品牌或者我的物業品牌呢?”
“那就給了,我們就套錢走了啊,反正我們又不是要這個,為的無非是用這個來當籌碼,讓他們以為我們在乎這個。
如果他們要了,就要拿出更多的錢出來,我們反正上限就是二十億美刀,如果他們拿不出超過我們的,那麼就還是我們的,我們在轉手賣了這部分產業。
他們無非想要分成,想要後期盈利可以,多給他們留點地皮,讓他們建造自己的產業,比如商場,影樓,餐館等。
我們有什麼?就是地多啊,給他們就是了,學校他們要建造都可以給他們建造,我們就等著這批人來分一杯羹的。
後期肯定還會有R本本地財團來分一杯羹,都給他們分,讓他們接盤,我們只要把錢賺了,賺走前期的,後期誰進來都給他們。
最後接盤後處理的瑣事我們還省的操心,我們要的是快速回本,然後把這筆錢用於建築材料方面,這麼多地皮開發,需要的材料就要多。
我們到時候賣地賣房在賣材料,家裝我們也做,只要得到入資後,我們就快速把錢套現去做地產建造的相關產業。
到時候帶動就業,就業人員越多,我們能換來的籌碼就越大,你看某星在泡菜國帶動了四五十萬人就業,這四五十人又牽動了多少個家庭。
所以說到了那個地步,你看泡菜國有人敢像幾十年前那樣輕易動李家了嗎?”
鄭啟東和陳實相視一笑,大家都知道,賺錢不過是一種手段,保命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錢了沒命花,如果有錢了隨時被人拿走一毛不剩,那賺錢到底為了啥?
這也是陳實和鄭啟東兩人合作的原因,兩人都有這個想法,錢不要多,賺到就花出去,但花的每一分錢都是以後用來保命的。
鄭啟東現在就想法很簡單,陳實投什麼他跟著一起玩,陳實在江城投了十幾個工廠,鄭啟東都入股了。
目前江城整個開發區,陳實已經投辦了十六家工廠,招收了近萬名員工,這些工廠沒啥技術含量,但可以帶動人口就業。
大多是一些服裝廠,小商品製造工廠,傢俱廠,食品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