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小雜牌變大牌(第2/3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國內大年初一,人在異鄉的陳實一個人在東晉的街頭溜達。
除了語言和生活習慣有差異外,其實全球都一個樣,尤其是平民百姓,無非是想多賺點錢,給家人更好的。
陳實走進一家咖啡店,點了杯咖啡打包。
走出咖啡店的時候,陳實看著手上的星巴克咖啡杯,全球最大最知名的咖啡連鎖,一杯咖啡可以賣到三四十華夏幣。
最牛的是這個咖啡店開到哪,感覺哪個城市都有逼格了,你的城市沒有這個咖啡,感覺都沒啥逼格。
關於星巴克的裝逼段子數不勝數,為啥它能有這麼多的段子?是因為價格貴嗎?其實不貴,基本都能消費的起,那為什麼呢?
因為它吃準了一種心裡,虛榮心,國內的星巴克和R本的這邊的,是比米國的要高階很多。
無論從裝修到店鋪大小等都比米國高檔,因為米國星巴克就像我們看到的很多連鎖奶茶店一樣,到處都是的,屬於非常平民的商品。
其實歐美那邊的商家非常吃透亞洲這邊的市場,一些你覺得很牛叉的牌子,其實在歐美就是爛大街的連鎖或者小眾品牌,但這些商人非常的會營銷,知道比如R本這邊的人覺得歐美的屁都是香的。
那麼就給你距離感,給你高逼格的感覺,讓你自己誤以為擁有這個品牌就是非常有逼格了。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造勢,其實陳實弄的一些品牌也是運用了這一點,為何星巴克現在到處開了,以前都在大城市,因為大勢已去,新一代的年輕人真正做到了民族自信,這也是咱們國家經濟突飛猛進的寫照。
現在如果你拍個星巴克啥的發朋友圈,你會被人一眼看出在裝逼,而且被人鄙視,因為時間已經不是那個時間了,所以老外的品牌才會開始打折促銷,一些之前的大牌子,都把店鋪開到網上做旗艦店,新一代的年輕人開始流行國潮了。
不止咱們國內,巴黎時裝週這些年,基本也都是中國風,不是因為咱們的文化開始流行了,而是因為咱們現在強大了,其實嫌貧愛富這一點小到平民百姓大到各個大國。
那些老外天天開始練習中文,動不動一句我愛中國,這像不像多少年前一批人學了一口流利的英文到了米國來一句我愛米國,空氣都是自由的。
理解這一點,其實一切都想得通現在那些老外為啥這樣了。
陳實將喝完的咖啡杯扔進了垃圾桶,坐在路邊的長椅上,開啟揹包拿出筆記本,上網查了下R本的地圖。
接下來,陳實要在R本開最少二百家連鎖咖啡店,要整個R本都知道自己的咖啡店,名字陳實都想好了“瑞星八”。
門頭就是一個大大的8字,用咖啡杯上下組成一個8字,然後價格是星巴克的一半,裝修不比星巴克差,用料也対飆星巴克。
這個咖啡店就是為愛奉獻了,不賺錢,交個朋友。
等明年的時候上市,估摸著市值破百億華夏幣也不是不可能。
只要分店開的多,流水做的漂亮,店鋪虧損股市賺錢就可以了,一家店鋪才多少錢啊,滿打滿算按照一年淨虧二十萬華夏幣,二百家才多少啊。
現在很多明星拼命開餐飲店,一開都是幾百家,利用明星效應,讓一群韭菜掏錢加盟,基本是回不了本的。
但如果細查就會發現這些明星開的店,其實都是一家企業在打理,企業給明星股份,明星免費代言。
但這類套路其實是表面的,深層挖,其實明星之所以開餐飲店,不是開工廠啥的,主要是明星要走賬,餐飲流水很大,尤其是現在網路支付多,但你也沒法說你不收現金啊。
所以一些明星為了避稅,把一些陰陽合同和一些私下演出得到的現金,在從這個餐飲店走一下,就成了合法收入了。
隨著爽爽的1.6億再次曝光後,明星突然集體關閉工作室,為啥關閉?
其實個人工作室就是為了避稅,個人工作室是以個體工商戶名義註冊的,而明星的合約是和工作室簽訂的勞務合同,就是他們演出的收入不是他們的,而是打給工作室。
這筆稅錢就少的可憐了,工作室在做做賬,捐捐款,基本就不需要繳稅了,但片酬出臺了限高令開始,片酬都不得高出一個數值,那麼這些人氣流量否會低價格出演呢?
當然不會了,廠家也明白他們想要啥,就私下底在給一筆錢,這筆錢大多是以公對公的名義給的,之前是打給個人工作室一筆企業培訓費啥的,後來明星開餐飲店了,就變成訂購團體餐飲卡或者加盟明星的店鋪。
有些明星開的火鍋店,兩年時間開了五百家,那都是韭菜?不可能的,只不過收箇中介費罷了,比如這火鍋店老闆是A的,B是A的朋友也是個流量明星,B和人合作,對方給了B一份陰陽合共。
B讓對方去加盟A的火鍋店,A得到加盟費後,直接把公司的股份分一點給B。
繞不繞?繞就對了,也別去查了,網上沒有,你們是獨一份看到這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