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物品的價值,一定要有個認證的,沒認證的東西,就沒個保障。

拍賣行能拍賣出幾千萬的商品,因為拍賣行是經過多方認證,找了一群人的認證和拍賣行的擔保認證,這東西才值錢。

如果這東西是個真的,但一個認證也沒有,那它就沒多大價值,這種玩法,從古至今都知道,歷朝歷代的收藏家們,都是廢了很大一番功夫保證手上的東西保值。

這些收藏家的手上有假貨嗎?後面細說。

說說現在大家比較在意的代購吧,這玩意很多人都接觸過。

首先,要分為假代購和真代購。

真代購,大部分都不會加你微信啥的,偶爾會在朋友圈發個廣告,那是圖一時的快樂,最後壓根不會在朋友圈發廣告了,也不做代購了,準確說不會給人隨便做代購了。

其一,真代購不賺錢,真的不賺錢,而且由於現在大家都喜歡網上掃一掃,發現很多東西比代購買的還便宜,真代購也沒法和你解釋網上的一些可能都是假的,索性不給你代購了。

還有就是一些商品,真的在國外買不便宜的,甚至比國內還貴,因為國內品牌多競爭大,促銷反而有時比國外更便宜。

其二:很多人當代購是為了維持自己的人脈圈,一些實體的代購店做不久的,因為價格不可能便宜,如果很便宜,你就要當心了,大部分人做的代購都是幫一些人跑腿的,所謂國際買手,人家也不服務沒錢的客戶。

其三:各大品牌直接當代購了,拿貨價格便宜,還有保障,把真代購的渠道在慢慢封死。

說完真代購,在說說假代購,就天天發廣告的一群人。

這些人中別說出國了,有的甚至都沒出村,就是坐家裡拿著手機發朋友圈做個賺差價的中間商,這批人自己都不知道賣貨的廠家具體在哪裡,法人是誰。

還有一批假的代購就範圍廣了,上面說的是隻做單一的假代購比如賣鞋的,賣包的,還有一種假代購就是啥都賣。

你要啥都能給你找到,怎麼找貨源?很簡單啊,你不敢在網上買的假貨,比如某寶和拼夕夕上的假貨,這些代購買來了,一百的轉手五百賣給你。

這批假代購就是技術性假代購了,他們賣的假貨和真貨價格懸殊不大,不會賣的太便宜,讓你以為是真代購了,怎麼留住你?

送一大批樣品哥體驗裝啥的給你,讓你覺得賺到了,但這批樣品和體驗裝啥的也基本都是假貨。

現在的假貨有的做的確實太像真貨了,就像現在的椰子鞋很流行,你在專櫃買四五雙天天換著穿,在買個假貨,你可能感覺出來問題了。

但你之前就沒穿過,或者只買過一雙,不是經常買這類鞋子的,你都感覺不到區別,而且你發現是假貨,要去證明它是假貨,還要費一番功夫,很多人直接放棄了,因為很難拿到證明的相關書面報告。

至於賣假貨的人都會說支援專櫃驗貨,這就是忽悠人的,因為專櫃壓根兒不會幫你驗貨,也不會搭理你這要求,你這麼一做,人家專櫃就知道你沒在專櫃買的,在網上非官網渠道買的,還可能給你一個鄙視的眼神。

除非你在人家專櫃或者官網買的有發票,人家會幫你驗貨,所以專櫃驗貨這一說法就是最早賣假貨那批人忽悠小白的。

至於一些賣假貨的代購給的國外購物小票這玩意,物品都能給你假的,這小票假的稀奇嗎?奇怪嗎?

物品都能以假亂真了,何況一張紙,不管免稅店和各類國外商場的發票模板,這些做假貨的廠家早就給這些經銷商做好一條龍應對方案了。

還有一批人覺得我找的代購都給我物流資訊了,那不奇怪,因為物流資訊也能造假啊。

設定一個境外的網點單號,然後用境外的網點程式碼登陸這個快遞的掃描裝置就顯示境外發貨了。

你所看到的物流進度,很可能是~類似人機對戰的玩法,你以為你的對手是個玩家,其實是個機器人陪你玩。

都說到這裡了,有的書迷一定鬆了口氣,臥槽,還好我有鑑別真假的APP,書友們,人家都做的這麼多了,還差在自己做個鑑別真假的APP嗎?

細心的網友會發現一些鑑別類的APP軟體,你註冊時會有一行超小的字型,你細心看了那些字具體有啥內容了嗎?

就是那個提交併閱讀同意服務條款的那個服務說明,非常小的字型,各家APP都一個樣,這裡說的是鑑別一些你買的代購產品是否是正品的軟體。

點開服務說明你要仔細看,因為前面和後面一大堆都是一些法律條款和使用者使用手冊啥的,重要的資訊往往會摻雜在一堆可有可無的資訊中心,深怕被你發現,找到有用的資訊你會發現這些內容:

僅提供圖片商品真偽的建議,而不對商品實物真偽做判斷。

平臺對商品真假的鑑別意見,不代表平臺對商品真偽質量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擔保或承諾。

看懂了嗎?這就是免責條款,意思是我雖然給你鑑定了,但這只是我的建議,我可沒說我鑑定的是對的,你要當真了那和我沒關係啊,你自己當真了,不代表我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