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紅棉駕著車,把黃景天帶到了一處舊城區。

這一片看上去的確都是顯得很殘舊建築,那些樓房一般也都是三四層樓高,也有一些七八層高,但真的很少會有超過十層的建築。

當然,殘舊只是表面,實際上,街道很乾淨,也很有序。並且,如果進入那些外表看上去很陳舊的樓房,會發現裡面是另外的一個天地,一般都裝飾得相當的精緻豪華。

此外,一般的車不能開進去,只能在外圍找停車場把車停好,然後步行進去。當然,一些電車三輪車等等的,還是可以進去的,以及一些似乎是本地人的車也可進入。

裡面大街小巷,縱橫交錯,行人流連,竟然顯得異常的繁榮。

在這百花城竟然還有這樣的一個地方?這裡給人一種深藏不露的感覺。

葉紅棉也給黃景天給介紹清楚了。

原來這一片舊城街區,是屬於一片文物保護區,這裡的一些建築以及風格,大多都是清未民初時期,大夏跟西方文化大碰撞的時期,所建設起來的。也算是百花城保留得比較完整的一片古城區,長寬都約有三幾公里開闊的一片街區。

這裡面,大部份都還保持著以前的一些生活習慣習俗,尤其是一些行業的延續。

比如,葉紅棉所說的,凌晨時候便有一些商販在擺攤,到了天亮就會收攤離開的商販。這也是一種古老行業的延續。

其實就是販買一些老物件的商販。

有些東西,的確是有點見不得光的,但是卻也很難杜絕的。這一個行業,並非就只有百花城才有,其實幾乎是每一個城市都有的。並且,百花城這個夜市,在大夏來說,也並不算是最大最有名的。真正的大市在大夏的京城以及西部的一些城市當中,東方的那個超一線城市也有。

據說,最初興起來的時候,也是在清末民初的時期,從那個時期開初,內地人陸續來到百花城討生活。一般人多少都會帶上幾件家裡的老物件過來,實在是沒錢沒有辦法了,就會來到這個夜市賣了,換錢過日。

後來慢慢有就形成了規模,一直延續至今。

不過,如今肯定不會有太多什麼的老物件了,大多都是贗品,仿製品。偶爾倒也有傳出有人檢漏的傳說,一夜暴富的故事也偶有發生。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行業也早已經多元化了,現在的夜市,也並非就只做老物件的生意。反正覺得有利可圖的小商販,他們都會前來擺一個小攤,擺賣什麼的都有。

然後,到了差不多天亮的時候,這些小商販一般也都會收攤離開。這主要是把地方給騰出來,會有下一批商販入場。而新入場的商販,其實主要就是菜販。

天一亮,這裡就會人聲鼎沸,附近城區的居民,尤其是一些居家的老人,也都會到這裡來逛逛,吃一個早點,然後買幾棵菜回去。

而一般,早上八點左右,就會清場打掃,另一批商販再入場。這些一般都是特色美食小吃商販、也有一些販買各種特色物件的商販,當然,販買老物件的商販一般不行了。

一般,不管是否換一些商販,但每天都會熱鬧到深夜,白天的時候,會吸引到很多遊客前來遊玩。

或許是一種習慣,又或許是一種情懷,又或許是夢想,有利可圖。所以,只要不颳風下雨,這一片舊城區每天幾乎都會顯得很熱鬧,真的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

黃景天聽了葉紅棉的講術,還真的覺得挺有意思的。也記起了一些爺爺跟原來的黃景天講過的一些爺爺青年時在外面遊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