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先生的考較,比較難搞一些。

這事兒問張瑞榮,他也答不出個所以然來。

陸詩秀咬著唇,“這樣啊……”

也是,張瑞榮讀書的時候,都多少年前了。他是攝政王,自然不必擔心先生和學堂的事。

陸詩秀覺得,這倒是自己的疏忽,想岔了。

“不過也沒事,我相信以二寶的聰明,一定能夠透過先生的考較。”

兩人一邊商量著學堂的事,一邊逛集市,不多時就把東西給買全了。

“行了,接下來只要明天早上我再去趟集市,買些輕便的東西就齊全了。”

陸詩秀第一次開食肆,很多東西都沒準備充分。因為生意太好了,以至於調料都用完了。

有了第一天的經驗,第二天就輕鬆很多了。

陸詩秀一清早就起床,洗漱完後,一個人出了門。

這回她特地留了個心眼,跑得遠了一些。

早起讀書時,哪裡有朗朗讀書聲,哪裡就是學堂。

陸詩秀在謝陽鎮初來乍到,也沒幾個認識的人,所以她連什麼地方有學堂都不清楚。就只有靠這種笨辦法去摸清。

在她看來,只要是大清早就督促孩子們唸書的,就一定是有負責靠譜的好先生。

否則以孩子的惰性,誰能起得這麼早讀書?

陸詩秀逛了一圈,摸了個大概後,就回去食肆。

謝陽鎮大概有三個學堂是這麼早就讓孩子起來讀書背書的。

陸詩秀還偷偷在牆角駐足,聽了一會兒。有些先生語氣嚴厲,會指出孩子背書時的不足之處。有些先生倒是溫和,讓孩子背完一輪後,就開始講課。

講的內容,陸詩秀也聽不懂。她只能分辨出,先生講的是否足夠讓孩子聽懂。

這個只要聽孩子回答問題時,有沒有底氣就知道了。

有底氣的孩子,那多半是聰明,且先生講的通透好懂。沒底氣的孩子,多半是平日裡就不怎麼用功的,回答問題也會磕磕巴巴。

陸詩秀心裡有了選定的三家學堂,琢磨著到時候去問問怡和飯館的章掌櫃。對方到底是謝陽鎮住了這麼些年的,多多少少會知道些。

為難的倒是二寶的態度。

二寶知道自己要上學堂的話,家裡得花老大一筆錢。所以昨晚上陸詩秀提出來的時候,說什麼都不願意去學堂上學。

氣得陸詩秀想打孩子了都。

不過最終還是被張瑞榮給攔了下來。

他允諾,自己一定會說通二寶,讓他點頭去上學。

這才讓陸詩秀消了氣。

陸詩秀回到食肆,準備開張。心裡卻想著,也不知道二寶什麼時候才能開竅,明白自己作為一個孃的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