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伐樹得寶(第2/3頁)
章節報錯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伏塵突有一種難以描述的慨嘆和悲哀,天意茫茫,天數渺渺。
道途之中,因果命運交纏之下自有無量劫難臨身。
劫難無數,有天劫,有地劫,有人劫,有心劫,有魔劫……
修道者每行一步,都需克服這重重的坎坷磨難。
層層關鎖層層阻,步履維艱,半步踏錯不得。
漫漫長生路,古往今來,多少英雄豪傑,天縱奇才,驚才絕豔者,回頭看,最後又有幾人能走到盡頭?
蒼天之下,橫貫古今,只有走過的人才會知道這條道路究竟是何其險,何其艱,何其難!
長風烈烈吹過,伏塵恍然驚醒,淡淡自嘲一笑,眉目銳利,有些領悟。
將手中的瑩瑩一點血珠放入玉瓶中遮掩了氣息,長袖一揮,沒入了林中。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前路再是困難又如何,何須畏首畏尾。
大丈夫自當乘風萬里,急流勇進,蹈鋒飲血,奮起而殺!
我,自行我道!
…………
下了山,這時夜幕降臨,天已經黑了,牛車也早就先行迴轉了。
弦月皎潔,清輝普照,白霜鋪地,四周有些冷清。
翻過一座小山丘,就可以看見一條河。
這條河名叫小清河,發源於龍河府內大江——怒江,蜿蜒東來,在火楓山折而向南,是它的諸多支脈河流之一。
河水清澈怡人,安靜流淌,乃是濟陰縣內的第一大河。
沿著小清河,沒走多久,就見著了一個渡口,旁邊還種著排排古柳。
一條白篷船,還侯在原地,這是上山之前就與船家說好的。
這種白篷船的船身兩頭尖翹,船舶覆蓋著半圓形的船篷。
篷用竹片編成,中夾竹籬,上塗桐油清漆。
船身老舊,卻隱隱帶有光澤,這是船身數十年浸水所形成的保護色。
伏塵上了白篷小船,船家揮漿,蕩起層層細浪,打破了沉沉寂靜。
很快小船就駛離了碼頭,緩緩滑動,飄向夜色深處。
一路順風順水,十分舒適平穩。
船艙裡光線很暗,只有一盞固定在桌上的油燈,發出了幽幽暗暗的光。
桌上有些米飯,還有一盆魚,用料雖簡單,但卻極鮮美。魚片嫩黃爽滑,魚湯色白如乳,是船家剛端進來的。
魚湯還很是滾熱,伏塵將濃郁的湯汁澆在飯上,味道很是不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累世經年之下人們總是能夠積累出許多生活的經驗與技巧。
船頭微微沉漾,平靜的水面頓時蕩起陣陣漣漪,向著四周擴散開來。